春雨既过云未归,春寒屋下人无衣。
林如膏沐鹁鸠语,草已怒生胡蝶飞。
中原格斗几时定,北叟飘零何所归。
我今始悟蘧伯玉,明明四十九年非。

次韵民瞻端礼二首

春雨之后云尚留,寒风中人衣难求。

林间鸟语似膏沐,草色已生怒蝶舞。

中原战事何时定?北游何处归无踪。

今朝顿悟蘧伯玉,四十九年非梦初。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春雨既过云未归:这句诗描绘了春天过去后,天空中的云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情景。
  2. 春寒屋下人无衣:描述了在寒冷的春日里,屋内的人因为没有衣物御寒而感到冷。
  3. 林如膏沐鹁鸠语:这里用“膏”形容树林的繁茂,好像涂抹了油膏一样,而“鸠”指的是布谷鸟,用来形象地描绘了鸟儿的鸣叫,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4. 草已怒生胡蝶飞:表达了草儿在春风吹拂下,生机勃勃,仿佛在与蝴蝶争奇斗艳。
  5. 中原格斗几时定:反映了对国家未来战争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忧虑。
  6. 北叟飘零何所归:这里的“北叟”可能是指一个漂泊异乡的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状态的感慨。
  7. 我今始悟蘧伯玉:通过引用孔子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觉悟和反思。“蘧伯玉”是孔子弟子,此处可能是诗人通过孔子的教诲来进行自我反省和警醒。
  8. 明明四十九年非:诗人通过对自己年华的思考,感叹岁月无情。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春雨、春寒、草木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困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评析:

李处权作为宋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和内心情感。他的这首《次韵民瞻端礼二首》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体验。诗中运用的自然意象和比喻,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层次,也增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此外,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使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文化价值。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时期(公元1225-1264年),当时南宋朝廷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政治腐败、民族矛盾激化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都使得当时的社会形势极为复杂。李处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处境的担忧和思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