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老从君得所图,交情及我岁寒馀。
适闻蒋诩开三径,且喜扬雄就一区。
尽取风烟多种竹,雅为窗室便看书。
无钱可买墙西地,决眦云峰正起予。
【注释】
景荀筑室伟甚诗以赞之:指张景荀建造了一所宏伟的房屋,诗人用诗歌来赞美他的功绩。将老从君得所图:等到年纪大了才得到了自己的归宿。交情及我岁寒馀:我的交情与您一起度过了岁月的严寒。蒋诩开三径:指汉代蒋诩隐居在洛阳时有三条小路可去,即“三径”。扬雄就一区:指扬雄隐居在成都时也有一块地方可以安身。适闻蒋诩开三径,且喜扬雄就一区:刚才听说蒋诩开辟了三处隐居的地方,又高兴扬雄找到了一处隐居之地。尽取风烟多种竹:把山间的风和烟都吸收进来,多种竹子。雅为窗室便看书:正好用来作为书斋窗户。窗子是雅致的摆设。无钱可买墙西地:没钱购买墙上那块地,意思是没有多余的钱财。决眦云峰正起予:眼里的泪花仿佛要冲破眼眶,看着远处的青山,使我感慨不已。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当时诗人已年过半百,但仍未得到官职,于是退隐到洛阳,与友人共居。此诗就是诗人在洛阳期间写的。全诗四句,第一句写景,第二、三句写人,第四句写事。前三句写诗人自己,后一句写朋友,中间两联是写景语,也是写情语。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朴实自然。
首句“景荀筑室伟甚诗以赞之”,点出诗人的朋友张景荀筑造了一个雄伟的建筑,用诗歌来赞美这个建筑。
第二句“将老从君得所图”,点明张景荀筑造了这个建筑给诗人带来的安慰和安慰的原因。
第三句“交情及我岁寒馀”,写诗人与张景荀的情谊,说明诗人之所以能得到慰藉,是因为友情的存在。
第四句“适闻蒋诩开三径,且喜扬雄就一区”,写诗人听到张景荀的事迹,感到高兴。张景荀开辟了三条小路,使隐居的人能自寻乐趣;而扬雄则找到了一个隐居的地方。
第五句“尽取风烟多种竹”,写张景荀善于利用环境条件来营造自己的理想生活,他不仅吸收周围的风和烟,而且多种竹子。这两句是写景,也是写情,既表现了诗人对张景荀的赞赏之情,也表现了自己的志趣。
第六句“雅为窗室便看书”,写张景荀建好房子之后,正好用来作为书斋窗户,方便读书。
第七句“无钱可买墙西地”,写张景荀没有多余的钱财购买墙上那块地,表明张景荀虽然有钱,但是不奢侈浪费,而是把钱用在了真正需要的地方。
最后一句“决眦云峰正起予”,写诗人看到远处的青山,眼含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这是诗人内心的真情流露。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景荀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