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
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
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
佛宫古藏胜,释子出迎肃。
轩盈架碧崖,钟磬响虚谷。
好鸟献晴语,幽兰吐寒馥。
少焉耻奔竞,老矣厌羁束。
游宦非养高,勇归乃知足。
啸里藏至音,琴中隐真曲。
注目久无言,呼童取醴醁。
【题萃清阁】
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
【赏析】
此诗首二句“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是说:南柯一梦就醒了,不用等到黄粱熟透。这里用佛家故事来表示人生的无常,人生就像一场大梦,转眼之间,一切都消失了。
接着“脱身解印绶”三句是写自己摆脱了束缚,重新回到了自然中。诗人摆脱了官场的羁绊,重新找到了自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美好。这里的“脱身”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两句则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这里的“珂声”指的是玉佩的声音,象征着诗人的尊贵身份;而“旆影”则是指旗幡的影子,象征着诗人的荣耀地位。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下来“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两句则是描写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田园风光。诗人站在岩峰之上,仰望着蓝天白云,欣赏着菊花绽放的美丽景象。这里的“殷殷”一词,形容了菊花盛开的繁盛景象;“艳艳”一词则形容了菊花的颜色鲜艳,美丽动人。这两句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佛宫古藏胜,释子出迎肃”两句则是描写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和一位僧人的形象。诗人来到了寺庙,看到了一位僧人正在迎接客人。这里的“佛宫古藏胜”指的是古老的寺庙藏有珍贵的宝物;而“释子出迎肃”则描述了僧人恭敬地迎接客人的场景。这两句诗句既展现了寺庙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然后“轩盈架碧崖,钟磬响虚谷”两句则是描绘了一座宽敞的亭台和远处传来的钟声。诗人站在亭台上俯瞰着碧绿的山崖和远处的虚谷,听着悠扬的钟声。这里的“轩盈”指的是亭台宽敞明亮;“虚谷”则是指远处的山谷。这两句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紧接着“好鸟献晴语,幽兰吐寒馥”两句则是描写了一群鸟儿和一株兰花的景象。诗人看到了一群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它们欢快地唱着歌,似乎在向诗人传递着美好的祝福。而在花草丛中,一株兰花静静地开放着,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两句诗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最后“少焉耻奔竞,老矣厌羁束”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的反思和感慨。这里的“奔竞”指的是追逐名利的竞争;而“羁束”则是指被束缚和限制的感觉。诗人意识到,过去的自己曾经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碌,但现在他不再追求这些了,反而感到厌倦和束缚。这两句诗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变化和他的价值观的转变。
最后“游宦非养高,勇归乃知足”两句则是总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这里的“游宦”指的是在外做官;“养高”则是保持高尚的品质;“勇归”则是勇敢地回归自然;而“知足”则是知道满足。这两句话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权力和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它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