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会光华旦,传家各有人。
荣名今已矣,陈迹重悲辛。
曷报生刍礼,难留玉树春。
隼旟空望断,清泪落衣巾。

【注释】

挽曾公衮宝文:挽诗,为哀悼已死的人的诗歌。曾公:曾几,字吉甫,号南湖居士,世称曾南丰先生,是江西赣州人,南宋著名诗人。衮(guàn):古代帝王所穿的礼服。

际会光华旦:指曾几生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的早晨,时值“庆历新政”刚刚失败不久。

传家各有人:指曾氏家族世代繁衍,子孙众多,各有作为,都有所贡献于社会和国家。

荣名今已矣:荣誉与名声已经不复存在了。荣名,即荣耀之名,指曾氏家族曾经取得的显赫的功名。已矣,意为完了,消逝了;表示遗憾、悲叹之意。

陈迹重悲辛:指曾氏家族的光荣历史和往事,现在又增添了悲伤与辛酸。陈迹,指过去的光荣历史和往事;悲辛,指悲伤和辛酸。

曷报生刍礼:用什么来报答你生前对我的恩情呢?曷(huò),同“何”。报,回报;报答。生刍礼,指对死者生前给予的恩惠和恩典的感激之情。

难留玉树春:难以留住春天的美好时光。玉树,指美男子;喻指年轻俊秀之人。春秋,代指美好的时光。

隼旟空望断,清泪落衣巾:望着天空中的大鸟(比喻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而感到心酸,眼泪流下沾湿了衣巾。隼(shǔn)旟(yú),均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名,这里借以比喻志向、抱负、理想;喻指远大的理想、目标。

【赏析】

这首挽诗是为悼念已故友人曾几而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曾几的一生,后两句则表达对曾几的哀思。

开头一句“际会光华旦”,意思是说曾几出生于一个光明的时代(“际会”一词本意是遭遇、机缘,在这里指生逢盛世),在“庆历新政”尚未完全失败的时候出生,因此曾氏家族世代繁衍,子孙众多,各有不同作为,都有所贡献于社会和国家。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概括了曾氏家族的光辉历史。

接着第二句“传家各有人”,是说曾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发展,各自都有杰出的人物,都为家族争得了声誉和荣耀。这句话是对上一句的承接,进一步描绘了曾氏家族的辉煌成就。

最后两句“荣名今已矣”和“陈迹重悲辛”,“荣名”指的是曾氏家族的光荣历史和往事。“荣名已矣”,意味着这种光荣的历史和往事已经成为过去;“荣名今已矣”表达了作者对于曾氏家族光荣历史和往事的感慨和惋惜之情。“陈迹重悲辛”,指的是曾氏家族的光荣历史和往事如今已经成为了令人痛心的往事;“陈迹重悲辛”表达了作者对于曾氏家族光荣历史和往事的悲痛和感慨之情。这两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对曾氏家族光荣历史的总结和反思。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作者对曾氏家族光荣历史和往事的感慨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曾氏家族中杰出人物的赞赏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