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倾盖意相投,国事当时已共忧。
铁马勤王曾并辔,戎衣护圣每同舟。
山西气概终须在,塞北烟尘漫不收。
宗社有灵天悔祸,尚期一战扫边愁。

【注释】

1.维扬:扬州的别称。倾盖:古时用布裹车轮,车行则轮与轴撞击发出响声,故以“倾盖”比喻相见。意相投:意思相同、相合。2.国事当时已共忧:国家大事已经引起大家的忧虑。3.铁马勤王:指张德远在战场上奋勇杀敌。4.戎衣护圣:指张德远保卫皇帝。5.山西气概终须在:指张德远将来一定能实现他的理想。6.塞北烟尘漫不收:指张德远平定北方的动乱。7.宗社有灵天悔祸:指上天能听到人民的呼声,会惩罚那些作恶的人。8.尚期一战扫边愁:希望能在一次战斗就能消除边疆的忧愁。

【译文】

扬州相聚时,我们的心意就相通;国家的事,当时大家都很担心。

你骑着铁马去勤王,我披着战袍保护你;保卫皇帝,我们都曾同船共济。

你的雄心壮志,一定会在山西实现;塞北叛乱,我们不会放过一个!

上天有灵,定会惩罚那些作恶的人;希望我们能在一次战斗中,消灭敌人的嚣张气焰。

【赏析】

这首送诗是诗人对友人即将出任川陕宣抚使的赠言。

第一首开头四句说:“维扬倾盖意相投,国事当时已共忧。”这是写诗人与张德远的友情和对国事的担忧。两人在扬州相遇,志同道合,彼此推心置腹地说出了心里话,共同为国家的未来而担心,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呀!

第二首开头四句说:“铁马勤王曾并辔,戎衣护圣每同舟。”这是写张德远奔赴前线,保卫皇帝,诗人也为他感到欣慰。

三、四句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深厚的情谊:“山西气概终须在,塞北烟尘漫不收。”“山西气概”指的是张德远收复失地,统一全国的伟大志向。“塞北烟尘”则是暗指蒙古贵族的骚扰,威胁着国家的安宁。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张德远的期望:“宗社有灵天悔祸,尚期一战扫边愁。”“宗社有灵”表示上天保佑国家太平;“还期一战”表示希望张德远能够打败敌人,解除人民的忧愁。整首送诗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支持,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