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苦要多才,百虑攒心摘不开。
夜月几曾无梦处,春风只管送愁来。
秃毫强会悠悠事,浮世无过满满杯。
看取秦坑烟焰里,是非同作一抔灰。
【注释】
自解:自我解脱。
人生何苦要多才,百虑攒心摘不开:人活一世何必要有那么多的才华呢!忧虑的事情多得让人无法摆脱。攒:积聚;百虑:许多忧虑。
夜月几曾无梦处,春风只管送愁来:夜晚的月亮有谁会没有梦到过吗?春天的风只会带来忧愁。
秃毫强会悠悠事,浮世无过满满杯:即使用尽一生的时间也难以理清这纷繁复杂的事,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只能尽情地享受这杯中的美酒。秃毫:秃笔,这里指写诗作文的人;悠悠:纷乱;浮世:指尘世间。
看取秦坑烟焰里,是非同作一抔灰:看看那些战死的英灵,他们的冤屈和愤怒与那滚滚烟尘一起化为灰烬。秦坑:秦朝末年项羽火烧阿房宫遗址。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不满和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生命无常和历史悲剧的感慨。
首联“人生何苦要多才,百虑攒心摘不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认为人生不需要太多的才华,过多的忧虑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这里的“百虑”指的是各种烦恼和困扰,“攒心”则表示这些烦恼深深地困扰着作者的心灵。
颔联“夜月几曾无梦处,春风只管送愁来”则是对上联的进一步展开,通过对比夜月和春风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夜晚的月亮总是让人联想到梦境,但作者却感到自己并没有在梦中得到解脱;而春风则总是带来忧愁,无论春夏秋冬,都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
颈联“秃毫强会悠悠事,浮世无过满满杯”则通过“秃毫”和“浮世”两个关键词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是一辈子都在忙碌,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纷繁复杂的世界;而在这短暂的人生中,也只能尽情地享受这杯中的美酒。这里的“满杯”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有限,而“浮世”则暗示了世事的变幻莫测。
尾联“看取秦坑烟焰里,是非同作一抔灰”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作者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为例,表达了对历史中的种种是非恩怨的反思和感慨。他认为那些因战争或政治原因而被焚烧的书籍,最终都化为灰烬,而这些灰烬中蕴含的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因此,作者感叹道:“看取秦坑烟焰里,是非同作一抔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文明和历史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中种种矛盾和问题的无奈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