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叶彤竿已占先,湘云千叠势争翻。
野夫不识天人面,知是虞皇第几元。

翠叶彤竿已占先,湘云千叠势争翻。野夫不识天人面,知是虞皇第几元。

注释:

  • 翠叶彤竿:形容竹子的颜色鲜绿,形状优美,如同绘画中的彤竿一般。
  • 翠叶:指的是竹子的叶子呈绿色,通常在诗文中用来形容植物的颜色。
  • 彤竿:彤是红色的意思,竿即竹竿,彤竿即红色的竹竿,这里指竹子。
  • 占先:占据首位,比喻突出或领先。
  • 湘云:此处可能是以古代湘妃的故事为喻,形容竹子的姿态优雅动人。
  • 势争翻:形容竹子的生长态势旺盛,仿佛要翻转整个世界一样。
  • 野夫:泛指普通人,没有学识或见识的人。
  • 天人面:这里可能是指竹子具有超凡脱俗、清雅高远的特质,类似于神仙般的容貌。
  • 虞皇:虞舜,古代贤明的帝王,常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质或德行。
  • 第几元:在这里可能是在询问竹子在众多竹子中的位置,或者是在赞美竹子的美好品质。

译文:
翠绿色的竹子挺拔俊秀,它的枝叶如同红色的画笔一般引人注目。它在千叠的竹林中竞相生长,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翻转过来。我这位平凡的人无法理解这些天象和自然的奥秘,只能知道它或许是虞舜时代的第几根竹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翠绿叶子彤竿的描述,以及湘云千叠势争翻的景象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表达对自然美的感悟,使得诗歌更具个人色彩和情感深度。此外,诗中也蕴含着对古代圣贤品质的敬仰与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高雅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