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前曾约走新春,春到无端绝塞行。
戍卒催完灯下甲,急烽连入雪中城。
万夫扰扰争分饷,一饭匆匆岂暇羹。
自叹东西求斗禄,兵戈已过十年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筛选,然后组合成完整的回答。

“腊前曾约走新春”,腊前:旧历十二月;曾约:曾经约定;走:离去。新春:新年。这句诗意思是说,去年腊月时曾经约定一同去迎接新春,可是现在到了新年却忽然要离别了。

“春到无端绝塞行”一句是说,新年来临,本来应该和李相约定一同去迎接春日的来临,可是由于有战事的缘故,不能如期赴约,所以只好在塞外行军作战。“无端”就是无缘无故的意思,这里指战争突然发生,没有预兆。

“戍卒催完灯下甲”一句的意思是说,士兵们催促士兵在灯下换装,准备出发。“催完”是催促完毕的意思,即换上战衣。灯下甲:即“灯下换甲”。古代军队里规定,晚上熄灯之后就要换穿铁甲。这里的“灯”是动词,意为“使……熄灭”,而“甲”是指“铁甲”。句意是说,战士们被催促换上铁甲,准备随时出发打仗。

“急烽连入雪中城”一句的意思是说,军情紧急,烽火连天,直冲云霄,一直冲到敌人的营寨里去。“急烽”指的是报警的飞报,也就是烽火;“雪中城”是指敌人营寨所在的雪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战事紧急,军情不断传来,直冲敌营。

“万夫扰扰争分饷”一句的意思是说,成千上万的士卒纷纷争抢食物,争着填饱肚子,以等待战斗的命令。“饷”是古代的一种粮食,“分饷”是指分食或分食供应。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士兵们争先恐后地抢食充饥,以便等待出击命令。

“一饭匆匆岂暇羹”一句的意思是说,吃一顿饭都来不及,哪有闲功夫做菜呢!羹:用肉和菜做成的食品,泛指饭菜。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士兵们为了争取时间迅速吃完一顿饭,根本无暇顾及做饭的事。

“自叹东西求斗禄”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叹息东奔西走追求高官厚禄,但最终一事无成。“斗”同“赌”,“斗禄”即赌取官职,谋求高升。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到处奔走,拼命追求高官厚禄,但是终究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兵戈已过十年生”一句的意思是说,自从打了仗已经过去十年了,如今又重新卷入战争之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从打仗以来已经过去十年了,现在又重新卷入战争中。

【答案】

答李公蕴(其一)

腊前曾约走新春,春到无端绝塞行。

戍卒催完灯下甲,急烽连入雪中城。

万夫扰扰争分饷,一饭匆匆岂暇羹。

自叹东西求斗禄,兵戈已过十年生。(注释:腊前:农历腊月初八前后;曾约:曾经约定;绝塞行:离开边塞远出;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催完:催促;灯下甲:夜间更换盔甲;急烽:警报烽火;万夫:成千上万的士兵;扰扰:忙乱的样子;争分饷:争抢食物充饥;一饭:一顿早饭;匆匆:急忙的样子;岂暇:哪能;羹:熟食;自叹:感叹;东西:东、西;斗禄:谋取高官厚禄;十年生:度过十年的光阴。赏析: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冬,当时李德裕任浙西观察使。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与友人李公蕴的告别情景以及他内心的感受。首联写二人在腊月时曾一起约定迎接春节,但因战事突发,不得不告别。中间两联写士兵们忙于赶制铠甲,急于填饱肚子,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尾联写自己感叹自己东奔西走,为求高官厚禄而劳碌奔波,然而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年,如今又要卷入其中。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