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声昔冠秦中望,妇学今传颍上风。
百岁流光方过半,新春逝水忽驰东。
丹山凤泣归巢冷,寒月乌啼反哺空。
他日拂弦悲旧曲,应将哀恨寄孤桐。
【注释】
王夫人挽词:这是王夫人(即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夫人)去世时,由她的儿子、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篇哀悼诗。
家声:指家族声誉。
昔冠秦中望:昔日在朝廷中享有盛名。
妇学:指女子之学。
今传颍上风:现在传到颖水(今河南省登封县一带)一带的妇女中间。
百岁流光方过半:百岁人生,时光已经过了一半。
新春逝水忽驰东:春天来临,水流匆匆向东奔去。春水初生,日夜不停,故说逝水驰东。这里借指时间流逝,光阴荏苒。
丹山凤泣归巢冷,寒月乌啼反哺空:红日西沉,群鸟归巢,只有孤零零的凤凰哀鸣着飞回它的巢穴,却见巢中已无亲人。
他日拂弦悲旧曲:《乐府》:“《关雎》《蒹葭》,乐而不淫。”后来,当演奏这些乐曲时,不禁想起往昔与妻子在一起弹琴唱歌的情景。
应将哀恨寄孤桐:把哀伤和愤恨寄托在高耸入云的梧桐上。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任宰相后,为他的夫人王夫人写的挽诗。全诗以抒情为主,语言质朴,风格沉郁。
诗的前四句是写王夫人生前的盛名以及她对儿子的影响。“家声”一句点明了夫人的名声是世代相传的。“妇学”两句则说明她不仅自己的才学很高,而且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这两句用“今传颍上风”和“他年拂弦悲旧曲”作比,突出了夫人对子女教育和影响的伟大。
后四句是写夫人去世后的凄凉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夫人的追忆和悼念之情。“百岁流光方过半”,既写出了岁月无情,又是说百岁光阴已过,人生苦短。“新春逝水忽驰东”,则进一步渲染出时间的迅速流逝。“丹山凤泣归巢冷,寒月乌啼反哺空”,则通过“凤泣”、“乌啼”等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悲痛心情。最后,“他日拂弦悲旧曲”,则是以“抚琴悲曲”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也是以“拂弦悲旧曲”来寄托自己内心的哀痛。
这首诗的意境凄清,情感深沉。它通过对亡妻生前的盛名以及对她的影响的描述,突出了她作为贤妻良母的形象;同时通过对夫人去世后凄凉的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