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月华来,对月理瑶筝。
将心托弦语,几弄未成声。
非关霜气涩,不忍苦分明。
【译文】
月光如水洒满大地,我对着月亮弹奏瑶瑟。
将心意托付在瑟弦上倾诉,几番弹奏未得其音。
并非因霜气寒冷难成曲调,而是不忍见月色如此凄凉。
【注释】
窈窕:美好。
月华:指月光。
瑶筝:古琴名,这里代指弹琴。
将心托弦语:将心中的思绪寄托于瑟弦之中。
几弄未成声;几次弹奏都未能发出声音。
非关霜气涩:并不是因为天气的严寒。
苦分明:形容心中的情感痛苦而难以表达清楚。
赏析:
这首《和人子夜四时歌》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孤寂与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月光下的瑶瑟、霜气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窈窕月华来,对月理瑶瑟。”开篇即以明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月华洒满大地,诗人面对这美丽的月光,不禁拿起瑶瑟弹奏起来。这里的“窈窕”一词,用来形容月色之美,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将心托弦语,几弄未成声。”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瑟弦之中,试图通过弹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然而,几次弹奏下来,都没有发出美妙的声音,只能听到瑟声回荡在空旷的夜空中。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技艺的自信,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无奈与挫败感。
“非关霜气涩,不忍苦分明。”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执着追求。尽管外界环境艰苦,但诗人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情感表达,不愿让它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苦分明”意味着诗人在追求真挚感情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瑶瑟、霜气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孤寂与思念之情。诗人用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技艺的追求和对自我情感的坚持,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