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收雾落天围净,乞与游人眼界宽。
独恨不当新雪霁,月明来此倚阑干。
【注释】
梁王:即梁武帝。
清辩大师:指梁武帝的和尚智藏法师。
云收雾落天围净,乞与游人眼界宽。
云收雾散,天空显得更加明朗开阔,使人们的视野也变得宽广起来。
独恨不当新雪霁,月明来此倚阑干。
我独自遗憾不能赶上新雪初霁时的美好时刻,只能在月光下依靠栏杆。
赏析:
这首诗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游览寺庙时的愉悦、畅快之情和对美景的留恋、珍惜之情,以及因错过观赏美景而感到的遗憾。
首句“云收雾落天围净”,写日暮时分,云雾消散,天空澄清。“收”是消散之意,“雾落”则是日暮时分,雾气消散,天空中云彩渐次散尽,呈现出一幕宽阔的晴空画面,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围净”意为环绕着天空,使天空更为广阔,也更显其清净明亮,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限惬意。“乞与游人眼界宽”,是说这迷人的景色令人陶醉,让人心胸开阔,视野也随之变得无比宽阔。“眼界宽”既指空间上的开阔,又可理解为心胸的宽广,有志向远大的含义。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化的描写,将日暮时分的美景尽情展现,使人感受到一种美不胜收、心旷神怡的境界,从而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
第二句“独恨不当新雪霁”,“当”字有正合之意。“新雪霁”即刚刚下的雪停歇了,天气转晴。这句的意思是自己偏偏遇上了不该赏雪的好时光,错过了观赏雪景的好时机。“新雪霁”与上文的“云收雾落”相呼应,都是写自然景观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月明来此倚阑干”。在欣赏完美丽的日暮景色后,诗人来到寺庙,站在栏干(栏杆)上,仰望皎洁的明月。“月明”二字,写出了夜晚月光的清亮和皎洁,为下句提供了背景。“来此”表明作者来到这里,“倚阑干”,则表现出他此时的心情。在这里,诗人把月光照在身上,映入眼帘的景象与自己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日暮时分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所感受到的喜悦和愉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