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手能搏虎,青毡不与偷。
真知外物重,未放此缘休。
平地见山岳,排空回斗牛。
何须待尘劫,才许证前秋。

诗句:赤手能搏虎,青毡不与偷。

译文注释:赤手空拳却能击败猛虎,而那些贪图小便宜之人则不值得交往。

赏析:

李之仪的《书长干僧房二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和对现实社会的观察。诗中通过对比“赤手”与“青毡”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揭示了真正的强者无需借助任何外物就能展现出自己的力量,而那些只懂得利用机会的人则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深刻的洞察力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

  1. 赤手能搏虎,青毡不与偷。
  2. 真知外物重,未放此缘休。
  3. 平地见山岳,排空回斗牛。
  4. 何须待尘劫,才许证前秋。
  5. 问讯无尺寸,顺风留岁时。

结合注释与译文可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首先,“赤手能搏虎,青毡不与偷”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这里的“赤手”比喻了诗人在没有外部助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取得胜利,而“青毡”则暗喻那些只会投机取巧、贪图小利之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只有真正懂得把握机遇、敢于面对挑战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事。

“真知外物重,未放此缘休”这两句强调了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之后才会重视它的价值,而不是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这种观念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崇尚,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境界的批判。

“平地见山岳,排空回斗牛”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世界的真实面貌。在这里,“平地”与“山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排空”与“回斗牛”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壮丽。最后,“何须待尘劫,才许证前秋”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在没有经历足够多的磨难和考验之前,人们很难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因此,诗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面对、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成熟和成功。

通过对《书长干僧房二首》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李之仪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学习他的诗歌,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