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平时敢自因,特高兰玉信吾人。
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
每见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备四时春。
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
注释:
- 明月平时敢自因,特高兰玉信吾人。
- “明月平时”:通常的月色。
- “敢自因”:不敢凭借自己的力量。
- “特高兰玉”:特别高尚。
- “信吾人”:相信我这样的一个人。
- 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
- “缑岭”: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偃师市东南。
- “如无愧”:好像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毗耶”:佛教地名,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
- “约问津”:邀请你询问渡口。
- 每见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备四时春。
- “似醺千日酒”:像喝了千瓶的美酒。
- “不言常备四时春”:不说春天常驻四季。
- 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
- “妙云”:指佛教的云彩,这里用来比喻佛法。
- “南游契”:向南游历有缘分。
- “钟山”:即南京紫金山,又称钟山,是南京的别称之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收到友人的寄诗后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赠。全诗以明月为引子,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佛法的领悟。
第一句“明月平时敢自因”,诗人用“明月平时”来形容自己的心态,表示他并不因为朋友的寄诗而骄傲或自卑。第二句“特高兰玉信吾人”则是诗人的自我肯定,他认为自己比那些高贵的人更有价值。
第三句“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缑岭的经历来表达他的自信。第四句“每见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备四时春”,则进一步表达了他的豁达和乐观,他认为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就像喝了许多年的好酒一样,不必太过担心。最后一句“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他和友人之间的友情就像佛法一样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