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逢佳节一消魂,青彻江山绿满园。
又把锄犁聊自遣,却嗟身世独难论。
三钟切幸资三径,九奏时犹梦九门。
胜处何能偏见忆,便应佳思袭香荪。
【注释】
次韵子椿:这是一首和诗,即应子椿之请而作。子椿:诗人的朋友。
一逢佳节(节:节日)一消魂:每当到了佳节的时候,我就会愁绪难禁,如同销魂一般。
青彻江山绿满园:青山绿水间,园中草木葱茏,景色宜人。
又把锄犁聊自遣(遣:排遣):又拿起锄头犁地来消磨时光,排遣忧愁。
却嗟身世独难论(叹:感慨):却感叹自己的命运多么孤独难料。
三钟切幸资三径(三钟:指日中三刻的时间;三径:指三条小路,这里代指隐居之地),九奏时犹梦九门(奏:古代的乐章;梦:思念、向往。九门:指皇宫的九个门。):又庆幸有这样清幽的地方可以供我休息,但想到九重天阙依然遥不可及,心中仍怀有无尽的渴望。
胜处何能偏见忆(胜处:美好的地方;偏见:片面的看法;忆:回忆)。便应佳思袭香荪(袭:沾染;香荪:一种香草):即使美好的思想也会沾染上这香气浓郁的草,比喻诗人的思想情感会自然地渗透到周围的一切事物当中。
【赏析】
此诗是酬答友人子椿寄来的一首和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首联“一逢佳节一销魂”描绘了诗人每逢佳节之时,便会感到愁绪如潮般涌出的情景。这里的“一逢佳节”,既是对诗人特定情境的描绘,也寓含着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感慨。而“一消魂”,则更是将这种愁绪推向了极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颔联“又把锄犁聊自遣,却嗟身世独难论”则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悲凉。他拿起锄头犁地,试图通过劳动来排遣心中的忧愁,然而却感叹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孤独难料。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深刻认识。
颈联“三钟切幸资三径,九奏时犹梦九门”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美好寄托。他庆幸自己能够拥有这片清幽之地,可以远离喧嚣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同时,他也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位真正的英雄人物。虽然现实往往令人失望,但诗人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期待着未来的美好。
尾联“胜处何能偏见忆?便应佳思袭香荪”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以“胜处”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他认为美好之处并不在于外在的华丽与繁华,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因此,即使身处逆境之时,他也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同时,他也相信美好的思想会自然地渗透到周围的一切事物当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真挚赞美,又有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