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初辞爨析骸,都城还许谢烦埃。
日长穷巷春归后,万绿阴阴锁吹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河朔初辞爨析骸”,意为河北河南一带刚刚告别了战乱的纷扰(这里用“爨析”指代“战乱”),回到都城洛阳之后,又可以谢绝烦忧杂事了。“爨”,“通‘战’”即“战乱”的意思。“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初辞爨析骸”,是说刚到洛阳时,由于战乱刚刚结束,生活安定下来,所以有感而发。
“都城还许谢烦埃”:回到洛阳后,不再有那些繁杂的琐事缠身,可以安享清闲的生活。这里的烦嚣、烦忧,是作者在战争结束后所感受到的。“烦埃”,烦劳的尘垢,指琐碎的事务。
“日长穷巷春归后”,意思是春天来临,阳光渐渐变得温暖起来,一天天延长,在小巷的尽头,万物开始复苏,生机勃勃。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回到洛阳后的惬意之情,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穷巷”,指偏僻的小胡同或街巷。“春归后”,春天到来。“万绿阴阴锁吹台”,意思是满园的绿色覆盖了整个院子,仿佛将吹台给封锁起来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气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超脱。“万绿”,形容草木茂盛。“阴阴”,浓密的样子。“锁”,封存。“吹台”,古代建筑名。“万绿阴阴锁吹台”,写出了满园翠绿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
【答案】
试笔柬赵德麟二绝
河朔初辞爨析骸,都城还许谢烦埃。
日长穷巷春归后,万绿阴阴锁吹台。
译文:
河朔刚刚告别了战乱纷扰的岁月
回到洛阳后可以谢绝烦忧杂事
日子慢慢变暖,在小巷的尽头万物开始复苏
万条绿叶遮盖了整个庭院仿佛将吹台给封锁了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与赵德麟分别时的感慨之情。首句写诗人从战乱之地回到洛阳,远离了战火纷飞的沙场,终于可以过上宁静的日子,摆脱烦忧杂事的困扰,享受片刻的宁静。第二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回到洛阳后心情的愉悦。第三、四句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美好景象,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诗人陶醉于这美好的景色之中,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满足。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超脱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