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
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
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
旁求须作相,未聘且耕岩。
赠别无多语,禔身要律贪。

【诗句释义】

游青山因过西庄:我游青山,是因为路过西庄。

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忽然遇见青山,于是笑了,脱掉了征衣。

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没能完成三都赋,只好暂时隐居在五柳先生那里。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和同伴游览虽然很愉快,但作官更加忧愁。

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去问字(求教)的时候已经忘了疲倦,回家时却有些惭愧。

旁求须作相,未聘且耕岩:四处寻求必须当宰相,还没有被任用,就先到山中耕种。

赠别无多语,禔身要律贪:分别的时候没有多话要说,洁身自好需要廉洁。

【译文】

游青山因过西庄:我游青山,是因为路过西庄。

青山忽相值,一笑脱征衫:忽然遇见青山,于是笑了,脱掉了征衣。

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没能完成三都赋,只好暂时隐居在五柳先生那里。

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和同伴游览虽然很愉快,但作官更加忧愁。

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去问字(求教)的时候已经忘了疲倦,回家时却有些惭愧。

旁求须作相,未聘且耕岩:四处寻求必须当宰相,还没有被任用,就先到山中耕种。

赠别无多语,禔身要律贪:分别的时候没有多话要说,洁身自好需要廉洁。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历江南后所作,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归田隐居的愿望。

首联“游青山因过西庄”,交代了此次出游的原因。青山本非名胜之地,然而诗人偏偏要在此驻足停留,一游之后,便有下文的感慨。青山与西庄的相遇,使诗人的心情顿时舒畅,他不禁开怀大笑,脱下了那件征衣。这里以“青山”和“西庄”为背景,描绘出一个宁静、闲适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轻松。

颔联“未就三都赋,聊寻五柳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西庄的心境。他没有完成自己心仪的“三都赋”,便选择了暂时隐居在五柳先生的地方。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也展示了他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并未完全放弃,只是暂时搁置,待时机成熟再继续追求罢了。

颈联“并游虽得意,作阔更愁兼”,诗人与同伴一起游览山水时虽然感到十分愉快,但一想到自己将要出任官职,便又感到忧虑重重。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涯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能够大展宏图、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会因为过于追求名利而陷入困境。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尾联“问字终忘倦,言归但小惭”,是诗人对自己这次出游经历的总结。他在问字(求学或请教问题)的时候已经忘记了疲倦,但在回家的路上却有些惭愧。这里的“小惭”并非指内心感到愧疚或不安,而是形容自己在归途中的心情有些沉重。这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游赏青山和西庄,但又觉得自己尚未真正融入大自然、回归田园生活。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游赏山水和归隐田园的不同体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方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