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烟村一笛风,溪山都在夕阳中。
遥看天色暮云碧,渐见山头野烧红。
闽岭风烟知已近,浙江书问恨难通。
暝投山寺凭虚阁,隐耳犹听响暮钟。
在赏析这首诗前,需要先简单了解诗人李纲的生平及时代背景。李纲,字彦文,号梁溪散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之情。
诗句释义:
漠漠烟村一笛风:描述的是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在夕阳下,村庄被淡淡的烟雾笼罩,一笛清风吹过,带来了宁静与和谐。
溪山都在夕阳中:描绘了夕阳下的溪流山脉,一切都沐浴在余晖之中,显得格外美丽和宁静。
闽岭风烟知已近:暗示着诗人已经接近目的地(闽地),这里的“风烟”可能指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景色。
浙江书问恨难通:表达了对故乡浙江的深切思念,以及因种种原因(或许指战争、政治)而未能传递书信的遗憾。
暝投山寺凭虚阁:傍晚时分来到一座山寺,倚靠在虚阁之上,静听暮钟声,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译文:
漠漠烟村中,笛声随风飘荡。夕阳映照下的溪流山峦,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远方的天色渐渐变得暗淡,山头开始燃起野火,染红了整个天际。我们已靠近闽地,浙江的书信却难以送达。黄昏时分,我在山寺中倚靠楼阁,静听晚钟,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从“漠漠烟村一笛风”开始,便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接着“溪山都在夕阳中”又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闽岭风烟知已近”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结尾的“暝投山寺凭虚阁”,更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整首诗既有细腻的观察,又有深情的抒发,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