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幽兰是国香,沐汤纫佩慕芬芳。
何如邂逅同心士,一吐胸中气味长。
十二咏双莲阁
尽道幽兰是国香,沐汤纫佩慕芬芳。
何如邂逅同心士,一吐胸中气味长。
【注释】
“十二咏”:指《古诗源》所收的汉代无名氏《十二首·双莲》。“双莲阁”:即“双莲”。《双莲》诗云:“双芙蓉开并蒂花,齐心共映鸳鸯瓦。”后人多用以比喻夫妇恩爱,如唐王勃《七夕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暮!”
【赏析】
这首七绝,以咏物为题,却写得别有深致。它首先从人们常说的“国香”、“国色”说起,接着就写到“同心士”,最后落到“吐气”,意谓只有与自己同心的人才能相知、相契。此诗构思独特,言简意丰。
诗一开头便说“尽道幽兰是国香”,意思是人们都认为兰花是国中的名花,是香国的佳品。然而,这兰花的香气,不过是它的自然属性,不足为奇。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由物及人,指出“沐汤纫佩”的兰花,其香味远播,“慕芬芳”,是因为“同心士”之故。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兰花,实际上是通过兰花来比喻君子。因为兰花不择高下,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有人欣赏,它就欣然开放,发出阵阵清香。君子也是如此,他们不因贫富而分高下,也不因身份的不同而有所选择,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身边,他们就乐于交往和切磋,发出一股清新的正气,使周围的气氛为之改观。所以,这首诗虽然只是用兰花作比,实际上却是在赞美君子的品格。
“何如邂逅同心士”句,承上启下,过渡得很自然。这句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遇到志同道合之士,那么,即使没有花香,也可以感到满室生春的气息;相反,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有再多的花香,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末句“一吐胸中气味长”,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说,只有与自己心意相投的人才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这里所说的“胸中气味长”,是指志趣相投的人之间的思想感情能够长存。这种感情并不是靠外在的修饰和装腔作势所能达到的,而是在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只有那些真正懂得珍惜友谊、珍视友情的人,才谈得上吐纳胸中之气。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很成功。它以咏物为题,而题外之意则在于赞美君子和珍惜友谊。诗人善于运用类比手法,把君子的品格和与知己相伴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另外,诗中的“同心士”,不仅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包括志同道合的君主。因为君臣之间也应该有共同的理想和志向才能成为真正的同心者。所以,这里的“同”,既包括朋友之间的同心,也包括君臣之间的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