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秋色高,西山有爽气。
开轩远相望,自得静中意。
那知宋玉悲,肯洒杨朱泪。
逍遥天地间,俯仰可无愧。
【解析】
此诗是诗人自题所居,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全诗十句,前四句写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中间六句写自己因秋色而产生感慨,进而抒怀,最后两句点明主题。
(1)
“朝来秋色高”,“朝来”指早上起来,“秋色高”,是说秋气已高,天气凉爽。这一句点出时间。“西山有爽气”,西山,即终南山。在长安城南,为著名的风景区,山势雄伟,林木苍翠。“有爽气”三字用一“有”字将西山的景色形象地勾勒了出来。
(2)
“开轩望西山”,“开轩”指打开窗户,“望西山”是说推开窗户遥望西山。“自得静中意”,“自得”,即自我欣赏,“静中意”,指心境宁静,神清心悦。
(3)
首联二句写诗人在早晨醒来时所见的景色,以及他由此而产生的感受。“那知宋玉悲,肯洒扬之泪。”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辩才和辞赋家,相传曾为楚怀王侍臣,后被放逐。宋玉悲,谓宋玉悲伤。扬之泪,即《离骚》中的“扬马之遗风兮,受《汤诰》之戒”。这里指宋玉的哀叹,诗人却认为它不值得一洒。
(4)
“逍遥天地间,俯仰可无愧。”“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俯仰”,低头看天,抬头向上看。“可无愧”,意谓可以无所愧疚。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题所居,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全诗十句,前四句写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中间六句写自己因秋色而产生感慨,进而抒怀,最后两句点明主题。
(1)
“朝来秋色高,西山有爽气。”开篇即点出时间。“朝来”二字,说明诗人是在早晨起床后看到的景象。“秋色高”三字用一“有”字将西山的景色形象地勾勒了出来,既突出了西山的高大、壮丽,又渲染了秋晨的气氛。“西山有爽气”一句,写出了秋日早晨的美景。
“开轩望西山”,“开轩”是推开窗子,“望西山”是说推开窗户遥望西山。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推开窗子,远眺西山。“自得静中意”,“自得”是自我欣赏的意思,“静中意”指心境宁静,神清心悦。
(2)
“那知宋玉悲,肯洒扬之泪。”宋玉,战国时期楚人,屈原的学生,楚怀王时,遭诬陷被贬。“宋玉悲”,意谓宋玉悲伤。“肯洒扬之泪”意谓宋玉的悲伤是不值得一洒的。
(3)
“逍遥天地间,俯仰可无愧。”这是说诗人在天地之间自在逍遥,俯仰之间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此诗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坦然态度。诗中虽未直接抒情,但通过景物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