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巢安一枝,鹏运图南溟。
巨细自有适,坐见万物情。
昔别东都门,我方堕蛮荆。
岂知复会合,浊酒叙平生。
念子抱器业,出值时清明。
骞腾发素蕴,当使王化平。
而我志丘壑,肃肃正遐征。
窃比渊明归,逝同沮溺耕。
脱屣谢轩冕,超然无所萦。
出处良异趣,勉哉垂世名。
【注释】
读:诵读,吟咏;王尧明赠诸弟和陶诗:作者与王尧明兄弟共同吟咏曹操的《与魏文帝笺》,其内容为“……我亦尝闻古人言,有鸟在于山之崖上,名曰鹪鹩(jiāo liáo),巢于一枝之上,仅容一夫,夏至之时,则饮露水以度暑。有鸟名为鹏者,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也。大丈夫生天地之间,当利用寸阴,日计划事势,夜梦求贤材也。……我方堕蛮荆(chén)之境,岂知复会合于此,浊酒叙平生。昔年离别东都门,我方堕蛮荆之境,岂知再会此地。浊酒叙平生。念子抱器业,出值时清明。骞腾发素蕴,当使王化平。而我志丘壑(hè),肃肃正遐征。窃比渊明归(qǐ bì yuān qíng ),逝同沮溺耕。”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王尧明及其弟辈共赋曹操《与魏文帝笺》之作,借以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壮游四方的情怀。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
第一句“鹪巢安一枝”,用鹪鹩鸟栖宿在枝头自得其乐的生活来比喻自己的隐居生活。第二句“鹏运图南溟”,则是用大鹏振翅高飞图霸四海的雄姿来比拟自己的远大抱负。第三句“巨细自有适”,意谓无论是小处还是大处都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第四句“坐见万物情”,则是指通过观察世间万物而悟到的人情世故。这四句是作者自谦自慰之词。第五句是说自从分别以来,彼此都经历了坎坷。前一句是说作者从京都来到边远蛮荒之地,后一句是说作者从边地返回京城。两句互为因果,说明双方虽然久别,但都历尽了坎坷。第六句“岂知复会合”,是说双方虽曾别离,但如今又重新团聚。第七句“浊酒叙平生”,意思是说在重逢之际,要开怀畅饮,畅谈往事。第八句“念子抱器业”,则是说自己对朋友充满敬意;第九句“出值时清明”,是说朋友将去任职,正值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好时光;第十句“骞腾发素蕴”,“骞腾”指展翔高飞,“素蕴”指天赋才华或素日所蓄的才能和修养。意思是说,你将施展你的才华,为国家治理带来清明的政治局面。第十一句“而我志丘壑”,“丘壑”指隐遁山林,这里用来形容远离喧嚣的城市,过清静恬淡的生活。第十二句“肃肃正遐征”,意思是说你要像伯夷叔齐那样,坚持高尚的节操,远离尘嚣,进行远大的人生征途。第十三句是说,自己虽然志趣不同,但可以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第十四句用孔子的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述而篇),来勉励朋友勤于学习。第十五句“窃比渊明归”,意思是说在精神上,他把自己比作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第十六句是说,他的归宿和陶潜一样,都是回归自然,不为外物所动。最后一联“逝同沮溺耕”,是说两人的志向是一致的。“沮溺”指古代两位隐士,他们曾说过:“与其乘浮荣而要重誉焉,宁居卑薄而守陋巷焉。”意思是说他们宁愿保持贫穷而不失志气,也不愿追求虚名而丧失节操。
这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清静生活的追求,同时反映了他对封建官场腐败的痛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