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城流水碧潺潺,好是芳菲一月间。
诗阵不收疑破竹,谈围未解递连环。
健如俊鹘秋翻野,壮似惊龙夜擘山。
传后化今当有待,百年距几可今闲。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下面是逐句释义:
绕城流水碧潺潺,好是芳菲一月间。
这句诗描述了环绕着城市的流水清澈透明,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这里的“芳菲”指的是春天的花朵盛开,而“一月间”则暗示了春天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诗阵不收疑破竹,谈围未解递连环。
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将诗的写作过程比作战斗的场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就像解开一个连环一样,需要一步步地思考和推敲,最终才能完成一首诗歌。这里强调了诗歌创作的过程是充满挑战和智慧的。
健如俊鹘秋翻野,壮似惊龙夜擘山。
这句诗以动物的形象来形容诗歌的力量和美感。“健如俊鹘”形容诗歌的气势磅礴,如同秋日飞翔的猛禽,展现出雄壮的力量;而“壮似惊龙”则形容诗歌的气势宏大,如同夜晚挥动巨龙的爪子一般,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和威严。这两句诗句赞美了诗歌的强大生命力和震撼力。
传后化今当有待,百年距几可今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传承和发展的关注。他认为诗歌的传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后人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艺术高度。同时,他也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当代,而是要有长远的眼光,让诗歌的艺术价值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自然美的赞赏之情。同时,通过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赞美了诗歌的巨大生命力和震撼力。最后一句则是对诗歌传承和发展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于诗歌艺术价值的深刻认识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