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
松菊犹存陶令径,烟云不碍邵公窝。
吟廊缓步看修竹,醉石高眠枕绿莎。
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故人见寄韵
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
松菊犹存陶令径,烟云不碍邵公窝。
吟廊缓步看修竹,醉石高眠枕绿莎。
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青年铁砚亦曾磨,壮不如人可奈何。
  • 青年时磨制了锋利如铁的砚具,但后来发现自己在壮年时期并不够强壮。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1. 松菊犹存陶令径,烟云不碍邵公窝。
  • 虽然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的力量,但是仍有坚韧的品格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如同陶渊明(字元亮)一样,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像东汉时期的名士邵平(字休奴),他的住所周围环境优美,不受外界干扰。
  1. 吟廊缓步看修竹,醉石高眠枕绿莎。
  • 在吟咏廊道上慢慢行走,欣赏那些挺拔的竹子;醉酒后躺在石头上,听着潺潺流水声入眠。
  1. 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
  • 拥有一顶帽子和一件蓑衣,就足以满足生活所需,无需更多。在广阔而自由的天空下,就像白鸥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信心。诗人用“青年铁砚亦曾磨”比喻自己曾经的青春和努力,但最终发现自身的不足;接着通过“松菊犹存陶令径”、“烟云不碍邵公窝”两句来展示自己的坚韧性格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最后两句“一笠一蓑吾事足”、“江湖浩荡白鸥波”,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