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舍临寒浦,柴门闭落晖。
潮回沙路净,月出野航归。
风劲砧声急,夜长更点稀。
子云虽寂寞,未觉草玄非。
【注释】
竹舍:茅草屋。柴门,用树枝和竹子搭成的门。落晖,夕阳西下时的余晖。潮回:潮水涨落。沙路:沙滩上的小路。砧声急:打制衣服用的木锤敲打在木板上的声音。更点:指夜深人静时敲更报时的声音。子云:扬雄的字,这里代指扬雄。子云寂寞:扬雄曾经因直言被贬为处士,所以这里说他虽然很孤独,但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遗憾,认为他的学问是很深奥的,不是浅薄的。
【赏析】
《郊居杂兴》共四首诗。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首二句写诗人居住在郊外的竹林中,面对寒冷的浦水。诗人选择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来隐居,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和繁华的官场,过着清静的生活。他选择住在竹林之中,是因为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柴门则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感觉。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联描写了夜晚的景色。随着潮水的涨落,沙滩上的小路显得更加干净。月光从天空洒下,照亮了田野上的小舟。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第四联则是对人物的刻画。风劲的时候,木锤敲打木板的声音急促而有力;夜晚降临后,敲击更夫报时的鼓声变得稀少起来。这两句诗通过声音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尾联则是对诗人态度的表达。尽管杨雄曾经因为直言而受到贬黜,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后悔或者沮丧。反而他觉得,自己的学问是深刻而精湛的,不应该被轻视。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自信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并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