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观台岭百千灯,云水飘然愧衲僧。
且寄此身江海上,不辞千里旋敲冰。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全诗,把握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并加以赏析,因此首先要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进行赏析,最后按要求完成答案。

“要观台岭百千灯”,意思是说想要看到台岭上万盏明灯;“云水飘然愧衲僧”,意思是说云水飘飘荡荡,惭愧自己是个和尚。这里“云水”是指佛家的“云水”,即佛家修行的云水禅心,“衲僧”是指佛教僧人或禅宗的僧侣,这里指自己。“愧衲僧”是说惭愧自己是个佛教徒或和尚,这里指自己,因为自己没有真正领会佛家的云水禅心。

“且寄此身江海上,不辞千里旋敲冰”意思是说暂且把自己的身体寄存在江海上,不怕走遍万里路也要敲开冰块;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要像冰一样坚硬,不怕走遍万里路也要找到自己的归宿。

“游石桥三绝”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意思是说游览了石桥之后,觉得石桥有三绝:一是桥下有泉水流过,二是桥上有人来往,三是桥上有鸟飞过。这里的“三绝”是诗人用夸张手法来表现对石桥的喜爱之情。

【答案】

示例:

“要观台岭百千灯”,意思是说想要看台岭上万盏明灯;意思是说云水飘飘荡荡,惭愧自己是个和尚。

“且寄此身江海上,不辞千里旋敲冰”,意思是说暂且把自己的身体寄存在江海上,不怕走遍万里路也要敲开冰块。

“游石桥三绝”,意思是说游览了石桥之后,觉得石桥有三绝:一是桥下有泉水流过,二是桥上有人来往,三是桥上有鸟飞过。这里的“三绝”是诗人用夸张手法来表现对石桥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诗人晚年退隐后隐居杭州钱塘县之孤山时期(公元1243年前后)。当时,诗人已经60岁了,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浪后,他选择了退隐。他在西湖孤山建造了一座精舍,名为“沧浪精舍”。在这里过着以读书、吟咏、赏花为乐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