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已在烟城外,碧瓦珠帘隔断桥。
不见芗林真面目,霜花风叶暮萧萧。
【注释】
过清江:经过清江。寄向伯恭:写给友人向伯恭。向伯恭,即向子諲,北宋诗人、画家。芗林:指香林寺,在今安徽宣城市北。真面目:本指佛教徒悟到的真理或佛性。这里指香林寺的真身。霜花风叶:霜花是秋霜,风叶是秋天的叶子。萧萧:形容声音凄凉,气氛低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过清江时写给向子諲的一首七律。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诗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拟人化、借景抒情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句“清江已在烟城外”,写诗人站在远处眺望清江,只见清江在烟雾缭绕的山色中若隐若现。这里的“烟城”是指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的景象。第二句“碧瓦珠帘隔断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光画卷。碧瓦指的是青瓦,珠帘则是用珠宝制成的帘子,它们都装饰在桥上,使桥显得更加美丽。第三句“不见芗林真面目”,则表达了诗人对香林寺的怀念之情。芗林寺是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寺庙,他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如今他只能通过书信与好友分享这份美好。最后一句“霜花风叶暮萧萧”,描述了夜晚降临时的场景。霜花是秋霜,风叶是秋天的叶子,它们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静的氛围。诗人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