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云消尽日衔山,风动疏帘眼界宽。
试著胡床临水坐,要看金塔涌澄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瘴云消尽日衔山”描绘了瘴云消散后,阳光明媚的景象。瘴云是南方湿热地区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它会给人们带来不适的感觉。但在这里,瘴云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诗人用“瘴云销尽”来形容这种变化,突出了环境的美好。接着,“日衔山”则描述了太阳高悬在天空中,仿佛要触及山峰的景象。这里的“日衔山”既是一种视觉上的描写,也蕴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第二句“风动疏帘眼界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情景。这里的“风动”指的是微风吹拂着窗帘,使得视野变得开阔。而“眼界宽”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样的视角,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里的“眼界宽”既是对视觉感受的描述,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开阔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三句“试著胡床临水坐”则是诗人尝试坐在胡床上休息的场景。这里的“胡床”是一种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轻便座椅,诗人在这里用它来代替椅子,可能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或文化习俗。而“临水坐”则表示诗人选择在靠近水的地方坐下来,享受水的清凉和周围的自然美景。这里的“临水坐”不仅是对身体姿态的描述,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感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要看金塔涌澄澜”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这里的“金塔”很可能是指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而“涌澄澜”则形容了水流涌动、波光粼粼的景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想要一睹金塔和澄澈波澜的愿望,这既是对美景的欣赏,也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瘴云”、“日衔山”、“风动”、“眼界宽”等,都充满了诗意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