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留客馆雨冥冥,烽火仍连近贼营。
已悟去来生死梦,年来愈觉一身轻。
【注释】
乙丑二月:即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二月。苏令:指苏轼,因贬琼州(今海南岛海口市)。自蔚平追路至陆川,指苏轼自河北被贬到岭南后所经过之地。办:准备。自蔚平,古县名,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追路:指赴贬途。陆川:县名,在今广西省陆川县。客馆:旅馆。冥冥:形容雨势大。烽火:这里指边塞战事。近贼营:近于边患的敌营。
已悟去来生死梦,年来愈觉一身轻:已经认识到人生如梦,活着时反而比死了还要轻松自在。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被贬为琼州别驾时,由广东陆川回海南儋州的途中所作,作于宋仁宗庆历三年二月。当时作者正被贬到岭南,心情抑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淹留客馆雨冥冥,烽火仍连近贼营”,首联写诗人被谪到岭南,身居客馆之中,又值阴雨绵绵,边塞战事频仍,战火连天。诗人面对这凄凉惨淡的局势,不禁悲从中来。“淹留”二字点明了诗人被贬的原因,“淹留”即久留、滞留之意。“客馆”即旅店,“雨冥冥”指细雨蒙蒙,“烽火”则是指边疆战事。“犹连”即接连不断,“仍连”指仍然连续不断地发生,“近贼营”指离边关更近了。此句中“淹留”、“冥冥”和“烽火”三词连用,写出了一个凄迷苍凉的境界,烘托出诗人的心境。
“已悟去来生死梦,年来愈觉一身轻”是第二联。此句是说:“我终于懂得了生死如梦的道理。”诗人在这里抒发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梦幻而已,而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所以诗人认为,与其这样虚度一生,倒不如及早觉悟,超脱红尘,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此联中“悟”、“愈觉”、“一身轻”等词语都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旷达的情怀。
前四句写景,渲染了一种凄迷苍凉的气氛;后四句写情,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看法。全诗意境开阔,格调高远,给人以清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