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箫杳渺鹤徘徊,嬴女时应下玉台。
莫问三山在何许,更寻方丈与蓬莱。
”`
笙箫杳渺鹤徘徊,嬴女时应下玉台。
莫问三山在何许,更寻方丈与蓬莱。
注释解析:
- “笙箫杳渺鹤徘徊”:笙箫的声音在空气中飘荡,如同远去的鹤影在空谷中徘徊,形容声音悠扬,意境深远。
- “嬴女时应下玉台”:暗示着某种女性角色或存在,她应该降临到华丽的玉台上,可能指代一种高贵、神圣的地位或形象。
- “莫问三山在何许”: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不要追问这三座山的具体位置或意义,可能是在说对于某些事物不必过于执着探求。
- “更寻方丈与蓬莱”:进一步扩展了探寻的范围,不满足于已知的三座山,而是扩展到了更加神秘和遥远的方向,如方丈和蓬莱等传说中的仙境之地。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笙箫和鹤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空灵而神秘的场景。诗中的“嬴女”和“玉台”可能象征着某种高贵或神圣的象征,而诗人选择不问其确切位置,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态度。末尾的“更寻方丈与蓬莱”则带有一种向往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此诗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