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枝上见红芳,约略红葩傅浅妆。
今日亭中足颜色,可能无意谢东皇。
【注释】:
- 题杨补之红梅图:题,题咏。杨补之,名坚,北宋画家,善画梅花。
- 去年枝上见红芳:红芳,指梅花。去年的梅枝上可见红芳,即去年的梅花。
- 约略红葩傅浅妆:红葩,红色的花。傅,附着。浅妆,淡妆。用浅淡的色彩修饰花容。
- 今日亭中足颜色:亭,亭台。足颜色,形容盛开的梅花艳丽。
- 可能无意谢东皇:谢东皇,指谢了春光。东皇,指司春之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以“梅”为题,赞美了杨补之的红梅画。全诗四句,前两句赞美画中的梅花,后两句赞叹画中的梅花。
诗的前两句写画中之梅。诗人首先指出,画上的梅花,是去年冬天所开放的,因此它有红芳可赏。这两句从时间上着笔,点明画上梅花是在冬天开放,从而衬托出画中所画梅花的美丽。接着,诗人又进一步说明,画上的梅花虽在冬天开放,但它却用浅淡的色彩来装饰自己,好像有意打扮一番一样,使人觉得它非常美丽。这两句从梅花的姿态上着笔,突出其艳丽之美。最后,诗人还巧妙地将梅花比作美人,说梅花虽然无意打扮自己,但它依然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这两句从梅花的神态上着笔,突出其自然之美。
诗的最后一句赞扬画工的高明。诗人指出,尽管画中的梅花是在冬天开放的,但是人们看到它时,仍然觉得它在春天里已经盛开。这是因为画师巧妙地运用了艺术手段,使画面中的梅花显得如此美丽动人。诗人称赞画师的技巧高超,使梅花具有了春天的美。
整首诗通过描写和赞美画中的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诗人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事物的美丽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