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吴松二十春,五湖烟月旧知津。
高秋枫落哦佳句,斜日江边脍细鳞。
谁解扁舟载西子,独怜茶灶老诗人。
自惭遮日长安道,深愧渔蓑浪漫身。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吴地的深厚情感以及自叹不遇的诗歌。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富有深意,表达了诗人对吴地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来往吴松二十春”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吴松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联系,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了。这里的“吴松”指的是苏州附近的松陵(今江苏苏州)。吴松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人在此居住或游览,度过了不少春秋。“五湖烟月旧知津”
“五湖”指的是太湖周边的五个大湖,即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弋江和巢湖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丽湖泊的熟悉,以及在湖上赏月看烟的美好回忆。“旧知津”说明这些景色曾经是他熟悉的,也是他常常流连忘返的地方。“高秋枫落哦佳句”
秋天是文人墨客喜欢的季节,这里提到了“高秋”,即深秋时节;“枫落”意味着树叶变红,落叶纷飞的景象。诗人在这个季节里吟咏佳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及艺术才华。“斜日江边脍细鳞”
这句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江边美景。诗人可能正坐在江边的船上,享受着美食和美丽的景色。这里的“脍细鳞”形容的是鱼片细嫩可口,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情。“谁解扁舟载西子”
“西子”是指美女西施。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美人的喜爱,同时也隐含了对自己无法得到美人青睐的感叹。“独怜茶灶老诗人”
“茶灶”通常指用来烧水烹茶的炉灶,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比为一个老诗人。诗人在晚年还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但同时感到自己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或认可。“自惭遮日长安道”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政治生涯中的无奈和自卑感。“遮日长安道”比喻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如同太阳一般耀眼,但自己的努力却被忽略或不被重视。“深愧渔蓑浪漫身”
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羡慕和自我批评。“渔蓑”是渔民常用的蓑衣,而“浪漫身”则暗示诗人向往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然而现实让他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压力。
整首诗通过对吴地的描写和自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