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冕金貂侍帝廷,格天勋业不谭兵。
曾闻杨绾无荣利,果见周公致太平。
昼锦归来安绿野,宣麻重起系苍生。
民歌有衮岩瞻切,要使舆图复两京。
【注释】
蝉冕:古代官帽的通称。金貂:古时达官贵人冠上的装饰品,用黄金制成。
格天勋业:立下盖世之功。
杨绾:唐代人。无荣利:不追求名利,不贪图富贵。
果见周公:果即果真的意思,周公是周文王的弟弟,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故以“周公”指代周王朝。致太平:使天下安定。
昼锦:指白天在朝廷上得到封赏。绿野:原指绿色的田野,泛指乡野。
宣麻:传令。麻:古代用于发布命令的文书。
岩瞻切:形容诗的风格深沉严肃。
要:希望、请求。舆图:指地图,也比喻国家。两京:指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这里借指唐王朝。
【赏析】
此诗为祝寿之作,陈丞相即陈敬瑄,他生于公元871年,卒于906年,他是晚唐时期的一个藩镇军阀,也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开国皇帝。公元903年(光启三年)四月,唐昭宗病死,宦官刘季述矫诏杀宰相韦克斯,废黜昭宗长子李晔,立次子李裕即位,是为昭宣帝,史称昭宣帝元年。五月,刘季述等又矫诏诛宦官韩全诲,并派陈敬瑄率兵入宫捕杀韩全诲及其党羽。不久,陈敬瑄自称皇帝,改元干化。乾化二年六月,昭宣帝李裕被弑,陈敬瑄又矫诏自立,尊其母李氏为太后,改元,改元景福。景福元年正月,陈敬瑄自称皇帝,改元天复,国号大成。同年七月,陈敬瑄病重,遗命太子陈衍继位,陈衍即唐哀帝。乾化三年十一月陈敬瑄死,由陈衍继立。乾化四年二月,陈衍被杀,由李茂贞拥立唐哀帝李柷即位,改元天复,是为唐昭宗。天复三年正月,李茂贞病死,由朱温拥立唐昭宗李柷复位,是为唐昭宣帝。公元904年(天复三年),朱温废唐昭宗自立,建后梁,是为梁太祖,唐朝灭亡。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首句“蝉冕金貂侍帝廷”,写陈敬瑄头戴金貂冠、身着蝉翼纱袍、身佩宝剑侍卫于朝廷之中的景象。蝉冕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礼帽,形似蝉翅;金貂是古代官帽的装饰品,用金制成;“侍帝廷”说明陈敬瑄的身份地位很高,侍奉着皇帝。
颔联“格天勋业不谭兵”,意思是他的功勋卓著,不需要谈论战争之事了。这是诗人对他一生戎马生涯的赞颂,也是对他功成名就后的安慰与劝勉,表明他应该享受荣耀而不再征战沙场。
颈联“曾闻杨绾无荣利,果见周公致太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陈敬瑄曾听说杨绾不受荣利之诱而淡泊明志,如今他果然能够像周公那样治理国家、安定百姓,使天下安定太平。这两句既是对陈敬瑄的赞美,也是对他的期望。
尾联“昼锦归来安绿野,宣麻重起系苍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在朝廷获得高位之后,能够回到家乡过着平静的生活,同时他也致力于安抚百姓、恢复国家。这里的“昼锦”指的是白天在朝廷上得到封赏;“绿野”指的是乡村;“宣麻”指的是传令、颁布政令。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陈敬瑄的期望,也表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与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陈敬瑄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其人生经历的回忆与感慨,表现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陈敬瑄的赞美与期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