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黄卷里,老罢白鸥边。
莫作惊人语,深参饱睡禅。
随堂姑一钵,唤客或三鳣。
宁要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注】①《晋书·隐逸传》:“谢安年少时,与王羲之、许玄度、支道林、许掾等泛游于剡溪。
②黄卷:指书籍;老罢:衰老。
③白鸥:《诗·小雅·白驹》有“白驹食场,生须其角”,后因以“白驹”喻白鷃或白鸥。
④惊语:惊人之言。
⑤饱睡:酣睡。禅:佛教禅宗修行的法门。
⑥随堂姑:即随缘和尚,俗家姓张,字随堂,浙江钱塘人,唐代高僧。
⑦三鳣:《礼记·曲礼上》载:“君子不以绀缯饰,锦缋不尚明,所以昭德也。”三鳣,即三彩丝,比喻富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友人黄济川的五首诗。这组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当时诗人已年过半百,仕途偃蹇,于是退而隐居山林,以读书为伴,与僧侣交往,自得其乐。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淡远,风格平淡中见真淳。
其一
平生黄卷里,老罢白鸥边。
莫作惊人语,深参饱睡禅。
译文
我一生在书中度过,如今已经老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喜欢出风头了。不要说出令人惊奇的话来,而是要深深体会那些使人昏昏欲睡的禅理。
其二
随堂姑一钵,唤客或三鳣。
宁要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注释及赏析
随堂姑:即随缘和尚,俗家姓张,字随堂,浙江钱塘人,唐代高僧。他常住杭州灵隐寺,人们称他作“西天随师”,又号“西天随堂”。他与苏轼、米芾等人交往密切,东坡曾写《和随师韵》赞美他。
“一钵”、“三鳣”,都是僧人的用具。
苏司业:指苏子美。子美,是宋代苏辙的字,曾任秘书省正字。苏辙曾写过一首《和黄济川赠别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兄如春冰,我如秋叶蓬。相去日千里,会合何冥蒙!”这里的“兄”即指苏子美。
译文
你有一个钵子,里面装的是饭食,招呼客人时有时也会带上三斤鲤鱼。我宁愿选择这个苏子美的职位,也不愿意每天得到你的酬劳。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退隐的决心。
五律一般每两句对偶,但本组诗并不严格遵循这一格式。前四句,每两字构成一组对偶,中间用逗号隔开;后四句,每两字构成一组对偶,中间同样用逗号隔开。这种排比,显得整齐而有力。
第一组对偶是“平生黄卷里”,“老罢白鸥边”。“黄卷”指书,“白鸥”指鸥鸟,这里用来形容隐居的生活,宁静而悠闲。第二组对偶是“莫作惊人语”,“深参饱睡禅”。“惊人语”指令人震惊的话语,“饱睡禅”指令人感到舒服的睡眠。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对佛学的理解,既超脱又深刻。第三组对偶是“随堂姑一钵”,“唤客或三鳣”。“随堂姑”指的是僧人随缘和尚,“三鳣”是鱼名,这里用来形容他的生活习惯。第四组对偶是“宁要苏司业”,“时时与酒钱”。“苏司业”指的是苏子美,“酒钱”是饮酒的费用。这里用来形容他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宁愿选择一个平凡的职位,也不愿每天都得到你的金钱报酬。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真挚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