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槭始遥夜,骚骚无寐时。
啼螀思岁晚,寒叶伴人衰。
白发生将遍,丹砂化苦迟。
多情是残月,通晓共遥帷。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秋夕不寐》。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注释:

  1. 槭槭 - 此指蟋蟀声,声音凄厉。
  2. 始遥夜 - 形容时间之久,从天黑到深夜。
  3. 骚骚无寐时 - 形容因思绪纷扰而难以入睡。
  4. 啼螀 - 即秋蝉,秋天鸣叫声凄凉。
  5. 思岁晚 - 思念年老时光。
  6. 寒叶 - 形容树叶因寒冷而变黄。
  7. 伴人衰 - 与人的衰老相伴。
  8. 白发生将遍 - 头发变白,表示年龄的增长。
  9. 丹砂化苦迟 - 比喻人生苦短,变化迅速。
  10. 多情是残月 - 残月象征着离别或思念之情。
  11. 通晓共遥帷 - 夜晚一起仰望天空,共度时光。

译文:

蟋蟀声声,夜已深沉,无法安睡。思绪纷飞,难以入眠。秋日里的哀伤,随着寒风飘散,伴随着凋零的树叶。白发渐生,人生的苦楚也在加速到来。我对你的情感如此深长,就像残月一样,永远挂在天际。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们抬头望着同一片星空,共享这难得的时刻。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秋日夜晚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离合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槭槭”和“骚骚”用来形容蟋蟀的声音,既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又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寂寞与不安。“啼螀思岁晚”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怀。而“寒叶伴人衰”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命运相呼应的景象。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抒发人的情感,是李商隐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此外,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残月”、“通晓共遥帷”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