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腊藏深柢,乘春发故荄。
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
脆理缯争裂,斜规扇欲裁。
无坚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芭蕉

逃腊藏深柢,乘春发故荄。

雨障单盖侧,风偃半旗开。

脆理缯争裂,斜规扇欲裁。

无坚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注释:

  1. 芭蕉:一种植物,叶子宽大,果实可食用。
  2. 逃腊:指躲避严寒的冬天。
  3. 藏深柢:隐藏在深土中。
  4. 乘春发故荄:趁着春天的到来,生长出新的嫩芽。
  5. 雨障:雨水形成的屏障。
  6. 单盖侧:单独地遮盖着。
  7. 风偃半旗开:风将旗帜吹得倾斜。
  8. 脆理:脆弱的质地。
  9. 缯争裂:用丝织成的网或布等被撕裂。
  10. 斜规扇欲裁:斜置的扇子想要被裁剪开来。
  11. 无坚喻浮世:比喻世间的无常和虚幻。
  12. 金粟:金色如粟粒般细小。
  13. 多才:有很多才能或技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芭蕉在冬去春来之际的生长变化,以及其在风雨中的姿态和质地。首句“逃腊藏深柢”描述了芭蕉在冬季躲藏在地下深处的状态;第二句“乘春发故荄”则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芭蕉重新发出新芽的景象。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细致地描写了芭蕉在雨天和风中的不同表现。“雨障单盖侧”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如何为芭蕉遮挡阳光,使其只露出一边;“风偃半旗开”则描绘了风吹动芭蕉的叶片,如同一面旗帜被掀起一般。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芭蕉在风雨中的柔弱与坚韧。

接下来两句,诗人进一步揭示了芭蕉的内在特质。“脆理缯争裂”,用丝织的缯(网或布)因芭蕉而生出的细密纹理而破裂,象征着芭蕉质地的细腻与脆弱;而“斜规扇欲裁”,则暗示了芭蕉的形状和风的相互作用,使得芭蕉似乎随时都可能被切割开来。这些描述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也反映了芭蕉在自然界中的微妙存在。

诗人通过对芭蕉特性的总结,表达了对世间无常的感慨。“无坚喻浮世,金粟信多才”,以“无坚”形容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短暂的、不稳固的,而“金粟”则是指芭蕉那细小如粟米般的黄色花朵,这里用以象征其美丽和短暂。这两句诗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美好而又易逝本质的认识和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