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心计尽红牙,五日雕鞍暮到家。
林下觅春春已晚,绿杨枝暗不通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北平心计尽红牙”意思是:平心而论,我的心思已尽数耗费在了红牙上。“北平心计”,意即“费尽心机”。这两句诗是诗人自述,表明他为写词而煞费苦心,耗尽了心血,也表达了他对词作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五日雕鞍暮到家”的意思是:五天的时间,马鞍上沾满了尘土,终于回到了家。“雕鞍”指马鞍。“暮”字点出归途之晚,表现了旅途的辛苦。

“林下觅春春已晚”意思是:林中寻找春天,但春天已经过去了。“觅春”意为寻找春天。这两句是说,在林中找春天,春天却早已过去了。

“绿杨枝暗不通鸦”意思是:绿色的柳条垂挂下来,遮蔽了天空,连乌鸦也无法飞过。“通”,同“穹”,指遮住。这两句是说,绿柳垂荫,遮天蔽日,乌鸦都飞不过了。这里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

【答案】

示例:

和晏太尉西园晚春

北平心计尽红牙,五日雕鞍暮到家。

林下觅春春已晚,绿杨枝暗不通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晏几道同游后所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伤春之作。全词通过描写词人寻春、惜春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限惋惜之情。

上片起首一句“北平心计尽红牙”,是说自己费尽心思去寻觅春天,但春天却不在了。《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大中(847——861)年间,教坊梨园有《红桃调》、《桃花女》、《杨柳枝》等歌妓,她们唱着这些歌曲时,“声态闲雅,如百种乐器合奏一音”(《新唐书·礼乐志》),所以人们称她们为“红桃”、“桃女儿”、“杨柳枝”。词人在《蝶恋花·密州上元》中写道:“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况味须教记。”可见词人对“红颜知己”的眷恋之情。这里的“红牙”就是用来形容女子美妙的歌喉。“尽红牙”意即“费尽心机”,是说词人为了写这首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五日雕鞍暮到家”是说五天时间,马鞍上沾满了尘土,总算回到了家。“五日”指五天。“雕鞍”是马的饰物,用玉石或象牙制成。“暮”字点出归途之晚,表现了旅途的辛苦。

词的下片,词人由寻春转入惜春:“林下觅春春已晚”,是说在林中找春天,但春天已经过去了;“绿杨枝暗不通鸦”是说绿色的柳条垂挂下来,遮蔽了天空,连乌鸦也无法飞过。这两句是说,绿柳垂荫,遮天蔽日,乌鸦都飞不过了。这里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

这首词写景抒情都很美,但语言较为晦涩难懂。如“红牙”一词,就不易理解。其实“红牙”是唐代一种用象牙制成的乐器——“牙拨”。“红牙”二字,既形容了“牙拨”的颜色,也形容了它的质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