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落林塘凹,斜入茅檐角。
月黑缟袂逢,天寒翠袖薄。
世无杜陵人,清吟久零落。
诗魂不可招,远水谁当酌。
【注释】
适见诸公咏梅之什:看见诸位吟咏梅花的诗。
因用其韵率作者同赋:因而也写一首,用这些诗的韵律。
影落林塘凹:影子落在树林里的小洼地。
斜入茅檐角:斜插进茅草屋檐的一角。
月黑缟袂逢:在月光下披着白色衣襟的我遇上。
天寒翠袖薄:天色寒冷时,衣袖变得薄弱了。
世无杜陵人:世上没有像杜甫那样的诗人。
清吟久零落:长久以来清幽的吟诵声已经消散了。
诗魂不可招:那诗意的灵魂是不可以招来的,即诗魂不可招。
远水谁当酌:遥远的水流谁来品尝?
【赏析】
这首七绝,以“咏梅”为题,实际上是一首抒情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映落林塘凹”,描写的是冬夜月色,一片皎洁;“斜入茅檐角”,则写出了月亮的明暗和角度的变化。两句之间,通过“影”、“角”二字互相呼应。接着,“月黑缟袂逢”一句,写诗人披衣出门看月,又写月亮被云遮住而看不见,诗人只能看到月色的苍白,从而引出“天寒翠袖薄”的诗句。这两句都是写冬夜的景色,其中“月黑”与“天寒”相照应。
“世无杜陵人”,诗人慨叹世间已无杜牧那样的人;“清吟久零落”则是说这种高洁的情操,已经被人们遗忘很久了。“诗魂不可招”,进一步说明诗人的诗歌精神,是不可企及、不可模仿的。“远水谁当酌”,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谁能体会他的诗歌的真谛呢?
整首诗意境清雅,风格婉约,感情真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