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来留滞浙河东,想见闽山荔子红。
虽有故人家在彼,可无方便托西风。
【注释】
会稽:即今浙江绍兴一带。
留滞:停留,滞留。
闽山:指福建的山脉。
荔子:荔枝。
故人:旧友。
托西风:借助东风。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会稽逗留时所见到的江南景色和与友人相别的诗。首联是说:今天来到浙江会稽停留滞留,想见那福建的山中红透的荔枝。第二句“虽有”二句是说:虽然有故人家在那边,但可没有东风帮助我飞去。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情意深长。
今来留滞浙河东,想见闽山荔子红。
虽有故人家在彼,可无方便托西风。
【注释】
会稽:即今浙江绍兴一带。
留滞:停留,滞留。
闽山:指福建的山脉。
荔子:荔枝。
故人:旧友。
托西风:借助东风。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会稽逗留时所见到的江南景色和与友人相别的诗。首联是说:今天来到浙江会稽停留滞留,想见那福建的山中红透的荔枝。第二句“虽有”二句是说:虽然有故人家在那边,但可没有东风帮助我飞去。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情意深长。
几人曾是同盟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几人曾是同盟的作者是:吕本中。 几人曾是同盟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几人曾是同盟的释义是:几人曾是同盟:指的是曾经一起合作、共同奋斗的伙伴,现在却各自分道扬镳。这里表达了对曾经团结一心的同伴有感伤和怀念之情。 几人曾是同盟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几人曾是同盟的拼音读音是:jǐ rén céng shì tóng méng。
点检平生交旧出自《即事六言七首》,点检平生交旧的作者是:吕本中。 点检平生交旧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点检平生交旧的释义是:回顾平生交往的老朋友。 点检平生交旧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点检平生交旧的拼音读音是:diǎn jiǎn píng shēng jiāo jiù。 点检平生交旧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3句。 点检平生交旧的上半句是:谁道能诗有声。
谁道能诗有声出自《即事六言七首》,谁道能诗有声的作者是:吕本中。 谁道能诗有声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道能诗有声的释义是:谁道能诗有声:意指人们常说能作诗的人一定口才好,有说话的能力。这里用“谁道”表达一种反问的语气,实际上是在强调并非所有能诗的人都一定擅长说话。 谁道能诗有声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谁道能诗有声的拼音读音是:shuí dào néng shī
毕竟学书不成出自《即事六言七首》,毕竟学书不成的作者是:吕本中。 毕竟学书不成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毕竟学书不成的释义是:终究没有学成书法。 毕竟学书不成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毕竟学书不成的拼音读音是:bì jìng xué shū bù chéng。 毕竟学书不成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1句。 毕竟学书不成的下半句是:谁道能诗有声。 毕竟学书不成的全句是
重寻曲礼三千出自《即事六言七首》,重寻曲礼三千的作者是:吕本中。 重寻曲礼三千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重寻曲礼三千的释义是:重新寻找古代的《礼记》中的三千条礼仪规范。 重寻曲礼三千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重寻曲礼三千的拼音读音是:zhòng xún qū lǐ sān qiān。 重寻曲礼三千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4句。 重寻曲礼三千的上半句是: 圣学工夫安在。
圣学工夫安在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圣学工夫安在的作者是:吕本中。 圣学工夫安在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圣学工夫安在的释义是:“圣学工夫安在”一语出自《即事六言七首》之一,其中“圣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学说,“工夫”即功夫、努力,这里可以理解为修养或实践,“安在”是问在哪里。整句话的意思是询问儒家的学问和修养到底在哪里。这句话表达了对儒家学说实践层面的思考
忘言未是安禅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忘言未是安禅的作者是:吕本中。 忘言未是安禅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忘言未是安禅的释义是:忘言未是安禅:达到忘却言辞、言语的境界,并不是真正的静心修行。在这里,“忘言”指的是不依赖言语表达,达到超脱言语的境界;“安禅”则是指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句话强调修行不仅是语言的修行,更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忘言未是安禅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出自《即事六言七首》,养生不能延年的作者是:吕本中。 养生不能延年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的释义是:养生不能延年:即使注重养生,也无法延长寿命。 养生不能延年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养生不能延年的拼音读音是:yǎng shēng bù néng yán nián。 养生不能延年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1句。 养生不能延年的下半句是:忘言未是安禅。
无人会读春秋出自《即事六言七首》,无人会读春秋的作者是:吕本中。 无人会读春秋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人会读春秋的释义是:无人会读春秋:没有人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或历史教训。 无人会读春秋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人会读春秋的拼音读音是:wú rén huì dú chūn qiū。 无人会读春秋是《即事六言七首》的第4句。 无人会读春秋的上半句是: 直至孟轲没后。
直至孟轲没后出自《即事六言七首》,直至孟轲没后的作者是:吕本中。 直至孟轲没后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直至孟轲没后的释义是:直至孟轲没后,释义为:直到孟子去世之后。孟轲,即孟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没,通“殁”,意为去世。此处表达的意思是,直到孟子去世之后,某些情况或现象才得以结束或发生变化。 直至孟轲没后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注释】建康:即今南京,当时为六朝古都。同门:指同学。钟山:在南京城东,山上有钟山寺。 【赏析】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初离长安去建康,此诗是途中所作。首联写离别时的情景;颔联承首联而来,写诗人因遭逢变乱而暂时得到清闲之乐;颈联写朋友的安慰与鼓励,尾联则抒发对前途的忧虑之情。全诗语言朴素,风格清新自然
注释:当初离开建康的时候,曾回忆起从前出京时的情景。汴河堤岸上榆树柳树与船平行,现在却不知道钟山脚下也是往东行的第一条路程了。 赏析:诗人在诗的开头就回顾了往昔的往事。他还记得当年离开旧京时的情景,那汴河堤岸上的榆树、柳树都与他一起乘船而行,如今他却不知道钟山脚下也是往东行的第一条路程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
【注释】 福建界首:今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是福建的省会。 海上秋风:指秋风从海上吹来,使人感到凄凉。 客衣:旅居异乡的衣服。 屡烦亲旧:多次麻烦亲戚朋友。 将归:将要回家。 江东路: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即江东。 书来即渐稀:书信来得少了,说明距离远了。渐稀:渐渐稀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写给朋友的。诗中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海上秋风”起笔不凡,点明时令。秋风萧瑟,海风凄厉
會稽初秋四首 张侯问舍复何时,我亦留连去未期。 便欲为君草堂客,几时先寄落成诗。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张侯:指诗人的朋友或知己。 - 问舍:询问居所。 - 复何时:何时再能见面? - 我亦:我也。 - 留连:留恋不愿离开。 - 去未期:离去的时间不确定。 - 便欲:打算。 - 为君:为您。 - 草堂客:暂住草屋的客人。 - 几时:什么时候。 - 先寄:优先寄出。 - 落成:建筑完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误。 故园回首但斜阳,所至奔波避贼忙。 “故园”是诗人的家乡,“回首”,即回头看,表示思念家乡;“但”表示只有、唯有的意思。诗人在故乡回首时,只能看到斜阳,可见自己漂泊在外,远离故乡。“所至”,是说每到一个地方。“奔走”“避贼”,表明自己到处奔波,躲避敌人的骚扰。
病来每有居山兴,老去初无住世心。 三尺枯桐无旧谱,始知三叹有遗音。 译文: 自从生病以来,我时常会产生隐居山林的兴致,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开始不再执着于世俗的生活。现在我发现,那些曾经的叹息声似乎还留在空气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未尽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疾病和衰老中的内心世界。首句“病来每有居山兴”表达了诗人因生病而产生隐居山林的愿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