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怜季子,拔俗似安丰。
逸气期公干,钩深似国风。
未须轻小伎,着意要参同。
聊语诗家病,尘窗研滴空。

次九弟韵后篇戏奉世十一弟二首

少成怜季子,拔俗似安丰。

逸气期公干,钩深似国风。

未须轻小伎,着意要参同。

聊语诗家病,尘窗研滴空。

注释:

次九弟韵后篇戏奉世十一弟二首 —— 这是一首以“戏”为韵脚(押韵)的诗歌,作者自称为“世十一弟”,即第九弟。这首诗是写给第十弟的,即世十弟。

少成怜季子 —— 年少时就怜惜有才华的弟弟。

拔俗似安丰 —— 超脱世俗,像汉代安帝时期的王充一样。

逸气期公干 —— 超然出世的气质,像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王逸。

钩深似国风 —— 比喻深刻如国风之深厚。

未须轻小伎 —— 不要轻视小技艺。

着意要参同 —— 要有志向,追求真理。

聊语诗家病 —— 只是说说诗人常有的毛病。

尘窗研滴空 —— 书房中灰尘覆盖窗户,研磨的墨汁滴落空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弟弟们的深深关爱和期待。全诗以“戏”为韵脚(押韵),表达了作者对弟弟们才华的赞赏和期待。

“少成怜季子,拔俗似安丰。”这是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怜惜之情和他超群的才能。“拔俗似安丰”则是进一步强调了弟弟的超群之才。

“逸气期公干,钩深似国风。”这是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期待,希望他能有超然出世的气质,追求真理。“钩深似国风”则是进一步强调了弟弟的深度和广度。

“未须轻小伎,着意要参同。”这是第三句,表达了作者的劝诫,希望弟弟们不要轻视小技艺,要有志向,追求真理。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聊语诗家病,尘窗研滴空。”这是在说诗人常常有毛病,书房中灰尘覆盖窗户,研磨的墨汁滴落空空。这既是对诗人自身生活的描写,也是对弟弟们的鼓励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