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野老带经锄,童稚何知竞挽须。
我亦弥年躬井臼,儿能终日课樵苏。
颇思鸥阁仍虬户,那似松醪伴酪奴。
志大才疏苦多累,真须鹿鹿效周谟。
注释:
郊原野老带经锄,童稚何知竞挽须。我亦弥年躬井臼,儿能终日课樵苏。
注释:
郊外的田野上,一位老农夫带着经书锄地,孩子们却不知道珍惜这时间,只知道拉拉扯扯、拽拽拉拉。我已经过了大半辈子,还在忙于家务,而我的孩子们却可以整天在山中砍柴。
颇思鸥阁仍虬户,那似松醪伴酪奴。
注释:
我常常想到像鸥鸟那样高远清逸的生活,但那又怎能比得上松酒和乳酪相伴的悠闲。
志大才疏苦多累,真须鹿鹿效周谟。
注释:
我志向很大,但却才能不足,常常因为事情做得不好而感到烦恼。我确实应该象《尚书·牧誓》中的周武王那样,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郊原野老带经锄,童稚何知竞挽须。”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郊原”,指的是郊外的原野,是诗人曾经劳作的地方;“野老”,则是指那些在田间劳作的老人们,他们带着经书,忙碌着。而“童稚”,则是指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珍惜这份宁静的生活,只知道拉拉扯扯、拽拽拉拉。
接下来的两句“我亦弥年躬井臼,儿能终日课樵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已经过了大半辈子,每天都在忙着家务,而他的孩子们却可以整天在山中砍柴。这里的“躬井臼”意味着诗人亲自做饭洗衣服,而“课樵苏”则是教导孩子们如何砍柴。
尽管诗人的生活如此平淡,但他的内心却是充满向往的。他在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颇思鸥阁仍虬户,那似松醪伴酪奴。”他常常幻想能够像鸥鸟一样高远清逸,但却又担心无法做到。相比之下,松酒和乳酪相伴的日子似乎更加令人向往。这里的“鸥阁”和“虬户”,都是古代建筑的一种样式,象征着隐逸的生活;而“松醪”和“酪奴”则是古人饮酒和饮乳酒时所使用的器具。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回忆和想象,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