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薰细细绕禅房,竹日晖晖映短墙。
安得买邻同岁晚,钵盂分饭共绳床。

【注释】

①徐十:作者的朋友。赠诗三绝句:指《答徐十一》诗中的前两首,即第一、二两联。三绝句:指第三联“安得买邻同岁晚,钵盂分饭共绳床”。

【译文】

炉香细细绕着禅房,竹日晖晖映着短墙。

怎样才能买到与自己同岁的邻居?一起用钵盂吃饭和绳床上下。

【赏析】

本篇写诗人在寺庙中闲居时的惬意心情。

首联“炉薰细细绕禅房”,是写诗人于静谧的僧房里,点燃了炉香,袅袅香烟萦绕在禅房四周。“细细”二字,形容炉烟缭绕之状,既写出了炉烟的细微,也烘托出环境的幽静。“绕”则暗示了诗人闲居的心情。

颔联“竹日晖晖映短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竹日晖晖”,是说阳光透过竹子的缝隙,洒在墙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而“映短墙”,则是说这些斑驳陆离的光影投射到短墙上,使得短墙也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闲居时所处环境的美好,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

颈联紧承上联,进一步展开想象。“安得买邻同岁晚”,表达了诗人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晚年的愿望。而“钵盂分饭共绳床”,则是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具体描绘。在这里,“钵盂”指的是僧人用来盛食的器皿,“绳床”则是指僧人用来休息的床铺。这两个词语,既体现了诗人的清贫生活,也展示了他与僧侣之间的亲密关系。

尾联“安得买邻同岁晚,钵盂分饭共绳床”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前面诗句的升华。这里的“安得”,既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而“买邻同岁晚”则表明了诗人想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愿望;“钵盂分饭共绳床”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与僧侣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闲居的生活,通过炉香袅袅、竹影斑驳、僧房宁静等景象,表达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通过对“安得买邻同岁晚”和“钵盂分饭共绳床”的描绘,展现了他与僧侣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以及他对于友谊和亲情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