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念山阿人,临崖九秋树。
袖手谢鼎来,属袂推不去。
兀尔自忘缘,湛然随所遇。
称讥汹涛波,渤澥恬喜怒。
【解析】
本诗为诗人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秋,在徐州登高望远时所作,抒发自己对名利看淡、对官场厌倦的情怀。
“欲念山阿人”意思是说:我如同那山中的隐士一样,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超脱于尘网之外。“临崖九秋树”意为:站在高处俯瞰山下的树木,树叶已经全部变黄了。“袖手谢鼎来,属袂推不去”的意思是:我袖起双手谢绝朝廷的任命,但衣袖却怎么也挥不开。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也流露出他与官场决裂后的无奈和惆怅。“兀尔自忘缘,湛然随所遇”的意思是:就这样,我已经忘了自己的身世之源,任由自然去安排我的归宿,任凭世间的一切变化吧。“称讥汹涛波,渤澥恬喜怒”的意思是:面对汹涌的波涛,我无动于衷;面对波澜不惊的大海,我却感到无比喜悦,因为我知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都将安然无恙。此句以大浪比喻世间纷纷扰扰之事,用沧海作喻表达出自己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答案】
译文
我如山中隐士般超脱尘世,身居高处俯瞰山下的树木,已到了深秋,树叶已全部变黄。我袖起双手谢绝朝廷的任命,但衣袖却怎么也挥不开。我就是这样,忘了自己的身份,任由自然安排我的归宿,任凭世间一切的变化吧。面对汹涌的波涛,我无动于衷;面对波澜不惊的大海,我却感到无比喜悦。因为我知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都将安然无恙。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秋,在徐州登高望远时所作,抒发了自己对名利看淡、对官场厌倦的情怀。首联“欲念山阿人”,写诗人身处山林之中,远离俗世纷扰,心志超脱于物外。颔联“临崖九秋树”,写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山下,树木已到深秋,落叶满地,景色凄凉。此二句以山中隐居者的眼光写眼前之景,境界开阔,意境深远。颈联“袖手谢鼎来,属袂推不去”,写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也流露出他与官场决裂后的无奈和惆怅。尾联“兀尔自忘缘,湛然随所遇”,写诗人已经忘了自己的身世之源,任由自然去安排自己的归宿,任凭世间的一切变化吧;面对汹涌的波涛,我无动于衷;面对波澜不惊的大海,我却感到无比喜悦,因为我知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都将安然无恙。此句以大浪比喻世间纷纷扰扰之事,用沧海作喻表达出自己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全诗风格沉郁顿挫、清雄豪放,充分体现了苏轼“诗中有画”、“诗中有书”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