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双耳静,心近古无怀。
扫壁书秋梦,听钟辨午斋。
贫疏亲骨肉,老病瘦形骸。
欲买刘伶锸,教童死即埋。
诗句释义:
- 地偏双耳静,心近古无怀。
- “地偏”指位置偏僻,环境清静;“双耳”比喻耳朵敏锐,能够听到远处的声音;“心近古无怀”表示内心平静,与古代圣贤的思想相融。
- 扫壁书秋梦,听钟辨午斋。
- “扫壁”指清理书桌、书架等地方;“秋梦”可能是指秋天的梦境或者对秋天的感受;“听钟辨午斋”则可能是指通过聆听钟声来区分中午和下午的斋戒时间,体现了对时间的精准把握。
- 贫疏亲骨肉,老病瘦形骸。
- “贫疏”可能是指家境贫寒或者人际关系疏远;“亲骨肉”指亲近的家人或朋友;“老病瘦形骸”描述了身体日渐衰老、消瘦的状态。
- 欲买刘伶锸,教童死即埋。
- “刘伶锸”可能是指古代名士刘伶所用的棺材;“教童死即埋”表达了想要效仿刘伶的生活方式,即使死后也要将遗体埋葬。
译文:
在偏僻的地方居住,让耳朵远离喧嚣;心境接近古代圣贤的宁静。
清扫房间,仿佛在梦中书写着秋天的故事;聆听钟声,分辨出中午的斋戒时分。
家境贫寒,亲人之间感情疏远;年纪渐长,疾病缠身,身形消瘦。
想要购买刘伶的棺材,教导孩子们死后就埋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地偏双耳静”中的“双耳”比喻诗人敏锐的感官,“贫疏亲骨肉”则表现了诗人与亲人之间的疏离感。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