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荠抽条土力松,春雷犹自蛰黄龙。
上清道士归寻药,一笛吹云入弁峰。
诗名:《春日杂题三首·其三》
碧荠抽条土力松,春雷犹自蛰黄龙。
上清道士归寻药,一笛吹云入弁峰。
【注释】:
- 碧荠:一种植物,春天时生长旺盛。
- 抽条:指植物的茎部迅速生长。
- 土力松:形容土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蛰黄龙:蛰居的生物在春雷中复苏。
- 上清:道教术语,这里指道士。
- 弁峰:地名,位于现今中国浙江省境内,以山峰秀丽著称。
【译文】:
春风拂过大地,唤醒了沉睡的万物,草木开始抽出新芽。尽管已是初春时节,大自然的力量依然强大,仿佛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在这充满生命活力的季节里,我独自站在栏杆旁,感受着春日的温暖与希望。然而,随着春雷滚滚,蛰伏的生物也开始苏醒,黄龙般的蛰虫破土而出。在这生机勃勃的景致中,一位上清的道士归来寻找草药,他吹奏起笛子,音符飘入远方的弁峰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自然界的复苏景象,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观察,将春天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碧荠抽条土力松”便抓住了春天最鲜明的特点——万物复苏,草木葱郁。接着,“春雷犹自蛰黄龙”则巧妙地将自然现象融入诗意之中,既展示了春天雷声隆隆的特点,也暗示了蛰居的生物即将苏醒,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活力。
诗人在描写道士归寻草药的场景时,用“一笛吹云入弁峰”这一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道士高超的技艺,也赋予了音乐以神秘而深远的内涵。整个诗篇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勃发力量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