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石上一株松,一半死皮藏蠹虫。
石马双双当古树,厖眉书客感秋蓬。
道傍古松
寒流石上一株松,一半死皮藏蠹虫。
石马双双当古树,厖眉书客感秋蓬。
注释:
道傍:路边。
寒流:指冷冽的溪流。
石上一株松:形容松树生长得十分茂盛。
一半死皮藏蠹(dú)虫:一半是枯死的皮肤,里面藏着蛀食树木的蠹虫。
石马:石头上的双马雕像。
双双当古树:像一对对的大树,双双相对。
厖(máng)眉书客:形容读书人。厖眉,形容人脸庞宽大,眉毛浓密。书客,指读书人。
感秋蓬:感慨秋天的飘零。
寒流石上一株松,一半死皮藏蠹虫。
石马双双当古树,厖眉书客感秋蓬。
道傍古松
寒流石上一株松,一半死皮藏蠹虫。
石马双双当古树,厖眉书客感秋蓬。
注释:
道傍:路边。
寒流:指冷冽的溪流。
石上一株松:形容松树生长得十分茂盛。
一半死皮藏蠹(dú)虫:一半是枯死的皮肤,里面藏着蛀食树木的蠹虫。
石马:石头上的双马雕像。
双双当古树:像一对对的大树,双双相对。
厖(máng)眉书客:形容读书人。厖眉,形容人脸庞宽大,眉毛浓密。书客,指读书人。
感秋蓬:感慨秋天的飘零。
水底灵均应不觉出自《采莲曲》,水底灵均应不觉的作者是:李龏。 水底灵均应不觉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水底灵均应不觉的释义是:水底灵均应不觉:指的是屈原(字灵均)在水下已经死去,对人间的事物不再有所感知。这里借屈原之名,比喻诗人已经超脱世俗,对世事不再有所感触。 水底灵均应不觉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水底灵均应不觉的拼音读音是:shuǐ dǐ líng jūn yīng
绿艳红妖江水深出自《采莲曲》,绿艳红妖江水深的作者是:李龏。 绿艳红妖江水深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绿艳红妖江水深的释义是:绿艳红妖江水深:指莲叶翠绿鲜艳,荷花红艳妖娆,江水碧绿深邃。这里以莲叶、荷花和江水来描绘采莲时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采莲女子在美景中的生动形象。 绿艳红妖江水深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绿艳红妖江水深的拼音读音是:lǜ yàn hóng yāo
归路花从唱边落出自《采莲曲》,归路花从唱边落的作者是:李龏。 归路花从唱边落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归路花从唱边落的释义是:归路花从唱边落:回家的路上,荷花随着歌声一边飘落。这句诗描绘了采莲女子在归途中,一边唱歌一边欣赏荷花飘落的美丽景致。 归路花从唱边落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归路花从唱边落的拼音读音是:guī lù huā cóng chàng biān luò。
船荡波心烟漠漠出自《采莲曲》,船荡波心烟漠漠的作者是:李龏。 船荡波心烟漠漠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船荡波心烟漠漠的释义是:船荡波心烟漠漠:船只在波心荡漾,烟雾弥漫,显得朦胧而遥远。 船荡波心烟漠漠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船荡波心烟漠漠的拼音读音是:chuán dàng bō xīn yān mò mò。 船荡波心烟漠漠是《采莲曲》的第9句。 船荡波心烟漠漠的上半句是
各自东西空目成出自《采莲曲》,各自东西空目成的作者是:李龏。 各自东西空目成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各自东西空目成的释义是:各自东西空目成:彼此分别向东西方向走去,只能徒然相对而视。 各自东西空目成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各自东西空目成的拼音读音是:gè zì dōng xī kōng mù chéng。 各自东西空目成是《采莲曲》的第8句。 各自东西空目成的上半句是:
湘中暮雨欢期失出自《采莲曲》,湘中暮雨欢期失的作者是:李龏。 湘中暮雨欢期失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湘中暮雨欢期失的释义是:湘中暮雨欢期失:指在湘中地区,因傍晚的雨使得原本的欢乐相聚失去了机会。 湘中暮雨欢期失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湘中暮雨欢期失的拼音读音是:xiāng zhōng mù yǔ huān qī shī。 湘中暮雨欢期失是《采莲曲》的第7句。
堤上玉郎窥唱声出自《采莲曲》,堤上玉郎窥唱声的作者是:李龏。 堤上玉郎窥唱声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堤上玉郎窥唱声的释义是:堤上玉郎窥唱声:堤上的美少年偷看采莲女歌唱的声音。 堤上玉郎窥唱声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堤上玉郎窥唱声的拼音读音是:dī shàng yù láng kuī chàng shēng。 堤上玉郎窥唱声是《采莲曲》的第6句。 堤上玉郎窥唱声的上半句是:
红绡半妥金钏明出自《采莲曲》,红绡半妥金钏明的作者是:李龏。 红绡半妥金钏明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红绡半妥金钏明的释义是:红绡半妥金钏明:指女子穿着半开的红绸衣裳,衣内金钏(指女子戴的手镯)在阳光下闪耀发光。 红绡半妥金钏明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红绡半妥金钏明的拼音读音是:hóng xiāo bàn tuǒ jīn chuàn míng。
满柄蜂芒刺葱指出自《采莲曲》,满柄蜂芒刺葱指的作者是:李龏。 满柄蜂芒刺葱指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满柄蜂芒刺葱指的释义是:满柄蜂芒刺葱指:指采莲女子手指上沾满了刺有蜂芒的莲蓬,形容女子采莲时手部的辛苦与劳累。 满柄蜂芒刺葱指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满柄蜂芒刺葱指的拼音读音是:mǎn bǐng fēng máng cì cōng zhǐ。
露沁花脂茜粉香出自《采莲曲》,露沁花脂茜粉香的作者是:李龏。 露沁花脂茜粉香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露沁花脂茜粉香的释义是:露水滋润着花蕊,沁入花中的油脂和红色花粉散发出香气。 露沁花脂茜粉香是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风格是:诗。 露沁花脂茜粉香的拼音读音是:lù qìn huā zhī qiàn fěn xiāng。 露沁花脂茜粉香是《采莲曲》的第3句。 露沁花脂茜粉香的上半句是
【注释】 1. 浮世:浮华的人间。2. 能几何:何其短暂。3. 青山: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周至县境内。4. 扪(mén摸):用手摸。5. 归鸿:指雁鸟。6. 笑复歌:一边看着飞过的大雁,一边唱歌。7.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感叹人生如同浮名、青山,短暂而易逝;同时,他也欣赏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以及人们在其中所展现出的自由与快乐
秋风瑟瑟吹散寒云,稻田里金灿灿一片丰收景象。 山下姑娘们欢歌笑语,她们用红巾装饰长弓。 注释: - 秋风漠漠吐寒云:秋风吹过带来寒冷的云。 - 田熟家家将赛神:农田丰收,每家每户都准备庆祝收获。 - 一双长箭系红巾:山上的姑娘们用红色的围巾装饰长弓。 赏析: 此诗描绘了秋日田野的热闹景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美丽与农家的欢乐。第一句写秋风,第二句描绘稻田的丰收景象
注释: 再游茅山任宗师上庵:我再次游览茅山,拜访任宗师的上庵。 一片仙云入帝乡:一片仙气飘入帝乡,仿佛置身于仙境。 寒岚依约认华阳:隐约可见的寒岚,让人想起华阳的景色。 玉池露冷芙蓉浅:玉池里的露水很冷,芙蓉花的颜色也显得浅了一些。 过客空来礼影堂:路过此地的游客,只是远远地看看,而不敢进入礼影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再次游览茅山时所作。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
古诗原文 塞上曲 贺兰山下阵如云,拟报平生未杀身。 谁道古来多简策,古来名将尽为神。 注释与赏析 注释: ① 塞上曲:一种边塞诗,通常描绘边疆的自然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 ② 贺兰山: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古代边防的重要山脉之一。 ③ 阵如云:形容军队数量庞大,像云一样密集。 ④ 未杀身:未曾有机会杀死敌人,意指一生忠于国家,没有战争的杀戮。 ⑤ 简策:古代书写用竹简
注释:都护今年成功攻破了武威,在沙漠中的烽火在夜深时才熄灭。金钗被当作礼物赠与他人,我白头未得回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将军在战场上的胜利和归来的场景。首句“都护今年破武威”,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今年的都护成功地攻破了武威。第二句“碛烟烽火夜深微”,则具体描述了战场的情况,沙洲上的烟雾和烽火在夜晚显得微弱。第三句“金钗漫作封侯别”,则是主人公的一种感慨,他把自己的金钗当作礼物送给别人
【注释】惟:只有;惆怅:忧伤、不乐。 【赏析】《送春》这首诗以“送春”为题,写春天即将结束而自己却感到无限惆怅的伤感之情。首句“三月惟残一日春”,意谓三月初春已尽,仅剩一天春光。诗人在诗中以“惆怅”二字点明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次句“岂知惆怅有闲人”,意谓谁料想到自己会如此惆怅呢?这一句既表达了自己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了对自己闲居无聊的感叹。第三句“随风未辨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