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无私覆,白日照不明。
览镜见白发,无路通上清。
恶命如恶草,羞与萧艾争。
春风鼓元造,吹我来吴城。
繁华久寂寞,车马犹肥轻。
寄家盘门里,古寺如荒茔。
地顽藓皮厚,终日无人行。
嚣譊故相远,妻女多轻惊。
朝闻勃姑声,暮闻姑恶声。
声云苦复苦,朝暮难为情。
梨花照愁肠,痛似遭五兵。
一杯寒食酒,谁与论浮生。

【注释】

  1. 萧寺:指寺院。逢寒食:恰逢清明节。
  2. 皇天:上天,指老天爷。无私覆:不偏袒,公正地覆盖。
  3. 白日:日光。
  4. 览镜见白发:照镜子看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了。
  5. 无路通上清:无法再回到神仙的世界。
  6. 恶(nǎo)命如恶草:命运就像恶草一样。
  7. 元造:即“原作”,原意。吹我来吴城:春风把我吹到了吴地。
  8. 繁华久寂寞:繁华的过去已变得寂寞。
  9. 寄家盘门里:在盘门一带寄居。盘门是苏州古城墙的西门,这里代指故乡。
  10. 古寺:古老的寺庙。荒茔:墓地。
  11. 地顽藓皮厚:地硬得像有苔藓一样。
  12. 嚣譊:喧闹纷乱。
  13. 妻女多轻惊:妻子女儿都感到害怕。
  14. 勃姑声: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15. 姑恶声:形容声音低沉、哀婉。
  16. 五兵:这里比喻刀剑、箭戟等兵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的首联和颔联。诗人在长安时遇李龟年(姓李名龟年),两人曾一起共度佳节,但后来分别。杜甫流落江南时又遇到李龟年,两人重逢倍感亲切。诗中描写了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凄凉之感。
    首联“萧寺逢寒食”写与李龟年的偶遇。萧寺是唐代长安城南的一座佛寺,杜甫在长安时,常到萧寺去拜访朋友或吟诗作画。逢寒食是指清明节,寒食节这天禁火吃冷食,所以又称做“禁烟节”。这两句意思是说,我在这萧寺碰到了李龟年,正好赶上清明节,天气寒冷,阳光昏暗,连太阳也似乎有些不公平,它总是把光洒在那些富贵人家的身上,而把我们这些贫苦的人儿,投以黯淡的光华,让我们更加感到人生的无情无义。
    颔联“览镜见白发,无路通上清”写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满头白发,不禁感叹自己已经到了人生暮年的时期,再也回不去了。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看到自己的白发而感到人生无常,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世道的不满,表达了诗人的悲愤心情。
    颈联“恶命如恶草,羞与萧艾争”继续抒发诗人对世道的不满。诗人认为,那些权贵们的命运像恶劣的草一样,而我这样的普通人却不屑与之竞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尾联“春风鼓元造,吹我来吴城”写诗人被风吹到吴地的感伤之情。这里的“春风鼓元造”可以理解为春风拂过大地,吹动了万物的生长。诗人被这股春风所吹动,来到了美丽的吴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忧愁。
    尾联“繁华久寂寞,车马犹肥轻”写诗人在吴地感受到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的孤寂之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这里的繁华景象让人眼花缭乱,但诗人却感到格外寂寞。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车马如今却变得肥胖而沉重。这两句诗通过对繁华和孤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寄家盘门里,古寺如荒茔”写诗人在吴地的生活。在这里,他寄居在盘门一带,那里有一座古老的寺庙。然而,由于长期无人修缮,这座寺庙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就像一个荒废的坟墓一样。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凄凉生活和孤独心境。
    尾联“地顽藓皮厚,终日无人行”写诗人对寺庙的描写。这里所说的地硬得像有苔藓一样,说明这片土地经过长时间没有人来打理,已经被杂草覆盖得密不通风。这两句诗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尾联“嚣譊故相远,妻女多轻惊”写诗人对家人的思念。这里的“嚣譊”可以理解为喧嚣纷乱,也可以理解为热闹非凡。诗人在这里用“妻女”来形容他的家人。因为长期在外面漂泊,他很少回家看望他们,所以他们可能都已经习惯了他的缺席。当诗人听到一些嘈杂的声音时,他会感到害怕和不安,因为这些声音可能预示着他的家人正在经历危险的事情。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的家人对他的担忧和思念,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渴望团圆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