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消寒滴,春风入草庐。
好山分客看,闲地课童锄。
竹瘦偏宜鹤,泉清直见鱼。
迩来因苦咏,零乱一床书。
山居春兴
林雪消寒滴,春风入草庐。
好山分客看,闲地课童锄。
竹瘦偏宜鹤,泉清直见鱼。
迩来因苦咏,零乱一床书。
注释:
- 林雪消寒滴:形容山林中雪花融化成水滴,声音清脆如同敲击。
- 春风入草庐:春风轻轻吹进草庐,带来春天的气息。
- 好山分客看:美好的山峰被观赏者欣赏,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 闲地课童锄:在空闲的地方,教导孩子们如何用木棍或锄头挖土。
- 竹瘦偏宜鹤:瘦弱的竹子更适宜鹤栖息,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 泉清直见鱼:清澈的泉水能清晰地看见游动的鱼儿,体现了自然的美好。
- 迩来因苦咏:近来因为诗歌创作而感到疲惫。
- 零乱一床书:形容书桌上的书杂乱无章,可能是因为写作过程中经常需要查阅资料,导致书籍变得凌乱。
赏析:
这首《山居春兴》是诗人在山林中居住时,看到春天的景色和生活状态而创作的一首田园诗。诗中描绘了春天山林中的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林雪消寒滴”,以林雪为喻,形容积雪融化的声音清脆如同敲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冬天的景象。第二句“春风入草庐”,将春天的气息带入草庐,营造出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第三句“好山分客看”,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欣赏之情,也暗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处美景。第四句“闲地课童锄”,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余教导孩子们劳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幸福生活。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竹瘦偏宜鹤”,“泉清直见鱼”两句,分别描述了瘦弱的竹子和清澈的泉水,都强调了自然景物的独特之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最后一句“迩来因苦咏”,则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表达了因为诗歌创作而感到疲惫的情感。结尾的“零乱一床书”则形象地描绘了书桌上书籍的凌乱状态,也许是因为长时间的写作而导致的书籍混乱。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画面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