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萧萧万事忘,安闲过似老渔郎。
半窗残日敲棋响,一院秋风捣药香。
浇菊旋分苔涧水,开松新架草堂凉。
过从皆是诗朋友,开口何曾论短长。
注释:
题僧兄山居
白发萧萧万事忘,安闲过似老渔郎。
半窗残日敲棋响,一院秋风捣药香。
浇菊旋分苔涧水,开松新架草堂凉。
过从皆是诗朋友,开口何曾论短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僧人生活和情趣的五言诗。诗中主要描绘了僧人山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白发萧萧万事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被琐碎的事情所困扰,而僧人却能够超然物外,忘却世事纷扰。这里的“白发”既是对僧人外貌的形象描绘,也暗示了他们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第二句“安闲过似老渔郎”,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与渔夫一样,僧人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享受着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半窗残日敲棋响”,展现了僧人在闲暇时刻的生活情趣。夕阳西下,和尚们围坐在一起下棋聊天,其乐融融。这里的“残日”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而“敲棋响”则传达出宁静的氛围。
第四句“一院秋风捣药香”,描绘了山林中的秋日景象。秋天的到来,为山林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带来了凉爽的秋风。僧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还能闻到药材的香气,这也是一种修行的境界。
第五句“浇菊旋分苔涧水”,展现了僧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们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菊花,用苔藓覆盖在溪涧旁的水面上。这样的场景不仅美丽动人,也寓意着僧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珍惜。
第六句“开松新架草堂凉”,描绘了僧人搭建草堂的情景。夏日炎炎时,他们会选择在松树林下的空地上搭建草堂,享受清凉的夜晚。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他们追求简朴、远离喧嚣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过从皆是诗朋友,开口何曾论短长”,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里的“诗朋友”指的是那些爱好文学、诗词的朋友,而“开口何曾论短长”则表明了僧人之间交流的主题并非是非长短之争,而是彼此间的友谊和理解。他们之间的交流超越了功利的目的,更注重心灵上的相通。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观念,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