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苏堤清明即事》是唐代诗人王驾的作品,全诗如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梨花盛开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子们纷纷出门寻找春天的景象。太阳落山后,笙歌声渐渐消失,万株杨柳被风吹得轻轻摇摆,仿佛在为流莺伴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的即兴之作。诗人以梨花、游子、笙歌和杨柳等元素,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梨花风起正清明”一句,点明了时间——清明时节,同时以梨花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清丽脱俗的氛围。梨花,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希望的到来。在这里,梨花也暗示了游子的心境,他们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感受到了生命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游子寻春半出城”,这句诗描绘了游子们为了寻找春天而走出城门的情景。游子们可能是为了欣赏春景,或者是想感受春天的气息,他们的心情显得既兴奋又略带些许无奈。
“日暮笙歌收拾去”,描绘了日落后笙歌声逐渐消失的场景。这里,“收拾”一词表达了一种离别的不舍,而“日暮”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来临。
“万株杨柳属流莺”,这句诗以杨柳和流莺为主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杨柳轻拂水面,仿佛在为流莺伴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即兴景象,通过对梨花、游子、笙歌和杨柳等元素的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