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晴烟锁六桥,酒旗无力任西飘。
眼前春意知多少,尽属梅梢与柳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
“薄薄晴烟锁六桥,酒旗无力任西飘”,写初春湖上的景色。“薄薄”、“晴”是修饰词,写出了天气、时间;“锁”是动词,写出了湖水的动态;“六桥”是地名,写出了地点;“酒旗”是名词,写出了酒家的标志;“无力任西飘”是形容词作状语,写出了酒旗的状态。“酒旗无力任西飘”一句中,“知多少”的意思是“不知道有多少”;“尽属梅梢与柳条”中的“尽”是副词,意思是“都”,表明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受。诗人用一个问句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感受:自己也不知道春天的美景究竟有几何。
“眼前春意知多少,尽属梅梢与柳条”,这句诗是全诗的核心,它把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眼前春意知多少”一句,既回答了前面的问题,又引出后面的内容,即诗人对早春景色的感受和评价。诗人在这句诗中使用反问的修辞,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尽属梅梢与柳条”,这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感受和评价。
“梅梢”指梅花的枝梢,“柳条”指柳树的枝条。诗人通过对梅、柳的描述,表现出他喜爱这两种植物的情感。
【答案】
示例:
初春湖上
薄薄晴烟锁六桥,酒旗无力任西飘。
眼前春意知多少,尽属梅梢与柳条。
译文:
初春湖面上薄薄的一层烟雾笼罩着六桥,酒家的旗帜无力地随风飘去。眼前春天的景色到底有多少,恐怕全都属于梅花和柳条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薄薄的云雾笼罩着江边的六桥,几缕轻风也无济于事,酒家的旗帜随风飘扬,似乎已经力不从心,无法支撑起自己的倒影。颈联两句则进一步展开,诗人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眼前春天的景色到底有多少?恐怕全都属于梅花和柳条吧!这两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还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上。
诗人通过对梅、柳的描述,表现出他喜爱这两种植物的情感。同时,他也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