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空阔原野平,吴王养鸡筑高城。
秋天饥鹗未饱食,侧翅下攫殊无情。
守城壮士心孔恶,旦夕窥兹捕鸡鹗。
雕弓一展羽箭发,鹗也时从半空落。
山人学射艺渐精,遂使山无鹗鸟鸣。
却思勾践侵吴日,何不令之射越兵。
诗明吴敏,东山空阔原野平,吴王养鸡筑高城。 秋天饥鹗未饱食,侧翅下攫殊无情。 守城壮士心孔恶,旦夕窥兹捕鸡鹗。 雕弓一展羽箭发,鹗也时从半空落。 山人学射艺渐精,遂使山无鹗鸟鸣。 却思勾践侵吴日,何不令之射越兵。
诗句解析与翻译:
- 东山空阔原野平:描述的是一幅宽阔的原野景象,东山上空旷而平坦。
- 吴王养鸡筑高城:吴王为了饲养鸡而建了高高的城墙。
- 秋天饥鹗未饱食:描绘了秋天里饥饿的鹰没有找到食物。
- 侧翅下攫殊无情:形容饿鹰低飞捕捉鸡的情景,显示出其冷酷无情。
- 守城壮士心孔恶:描述了守卫者内心的恶意和焦虑。
- 雕弓一展羽箭发:弓箭手展开弓弦,射出了箭。
- 鹗也时从半空落:形容猎鹰偶尔也会在半空中掉落。
- 山人学射艺渐精:山中人学习射术技艺日益精湛。
- 遂使山无鹗鸟鸣:由于山中人学会了射技,山中因此不再有鹰鸟鸣叫。
- 却思勾践侵吴日,何不令之射越兵:回顾勾践入侵吴国的日子,为什么不让其射杀越国的兵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动物生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平衡与和谐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战争破坏自然的忧虑。诗中“东山空阔原野平”,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宏伟,还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秋天饥鹗未饱食”到“侧翅下攫殊无情”的部分,生动地描绘了动物之间的捕食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变化。诗尾则通过反问的形式,引发读者对和平与战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世界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反思。